第 47 章 莊公元年 (第1/2頁)
萬年眉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終於到了魯國的第三位君主,魯莊公同的部分。剛才說的這件王室內亂其實發生在周莊王四年,換算過來正是魯莊公元年,但是《左傳》卻將它記在魯桓公十八年。這大概還是因為《左傳》所取的史料採用夏正的緣故。】
“竟就這般結束了。”宋公馮撇撇嘴,感到幾分無趣。作為親耳聽聞過齊、魯間這件醜聞的人,他本以為在當事人齊聚的情況下,能夠看到相當精彩的場面。結果魯侯允居然就那樣放棄了,真是……
馮一時想不出足夠難聽又合適的話來形容他。
公子突聞言冷笑:“你還想看到什麼,魯侯允與齊侯諸兒打到兩敗俱傷?還是姜夫人發現兩個男人她都割捨不了,然後再看他們打得你死我活?哦——也沒錯,確實是你的性子,趁其不備,藉機得利,宋公向來如此。”
“鄭公謬讚了。”馮輕輕頷首笑道,這種時候他倒是稱公子突為鄭公了,畢竟也算是對手給自己的高度評價。
【魯莊公即位的時候年紀其實不大,他是魯桓公六年生人,如今也不過十三歲。雖然在我們的觀念裡古代好像十三已經可以結婚了,事實上好像也確實可以了,儘管大部分時候諸侯們一般十五歲才結婚。】
【但是可以確定的是,一位婚都還沒結的、年僅十三歲的諸侯,往往是很難從叔伯手中順利接過權力的。甚至在楚國,男子行冠禮也就是二十歲之前,都還距離完全親政有一段距離,中原各國大抵也是如此。】
【所以此時的魯國,大機率主要由魯國公族掌權。當然,要說文姜以及魯莊公對此坐以待斃也是不現實的。不論魯桓公之死究竟有沒有陰謀論,在面對魯國公族的立場上,這對母子必然是利益共同體,何況他們背後還有足夠強大的齊國。】
【我們之前說魯隱公的時候大概提及過,國君上位之時,國史本會寫“公即位”三字。因此一旦《春秋》沒有這句話,《左傳》就會解釋為什麼不寫這句。魯隱公是因為他並非嫡長子,並號稱攝政;魯桓公是寫了的。】
【而魯莊公呢?他也沒有,《左傳》解讀是因為文姜不在國內,於禮不合,所以可能魯莊公的即位儀式程式沒走全。《魯世家》寫因為魯桓公的死,文姜一直沒敢回國,但其實不至於。公子彭生的死就是給魯國的交待,這事兒已經算結束了。】
【何況無論這事兒究竟是不是齊襄公主觀故意,至少看起來是意外,殺彭生都稱得上是齊襄公給魯國面子。事實上《左傳》的下一句就說,文姜去齊國了,也就是說魯莊公即位後,文姜還是回魯國停留過一段時間的。】
“聽聞你的死與彭生有關?”文姜慢悠悠地問道。
“啊,恍惚之間看錯了,還以為是他的鬼神,不小心傷了腳。”諸兒承認得毫不心虛,“倒也不能說與他有關,主要還是我心神動搖,又恰逢賊子叛亂。”
面對文姜,他意外坦誠。
不過文姜對諸兒卻是始終沒什麼好臉色的:“畢竟彭生之死,是你於心有愧。
”
“此言差矣,若是罪彭生之死於我,那你難道不應該與我共同承擔嗎?”諸兒溫柔地看她,一臉縱容地微笑著。
宣姜湊到文姜身邊,伸手就推著諸兒的肩膀往後,嫌棄道:“我們都已經死了,你是要裝給誰看?”又轉頭低聲問文姜,“雖然我嫁與衛後就再也未曾歸國,但他是不是瘋得越來越嚴重了。”
【這裡《左傳》有一個很有趣的描述,認為《春秋》稱文姜為“夫人”而非“姜氏”,有絕親之意,是有禮的表現。這個問題首先要往前推,鄭莊公和他親媽關係都那麼差了,每次提起他的母親武姜,都還是說姜氏如何如何。】
【也就是說,稱呼自己母親的姓,其實才是慣例,是母子正常關係——雖然鄭莊公和武姜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