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6 章 桓公十年 (第2/3頁)
萬年眉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一塊玉一把劍嗎?】
【虞叔於是忍無可忍不想再忍,他哥太貪得無厭了。貪得無厭不可能只體現在他身上,所以他覺得他哥遲早會招致禍患並且禍害到他。虞叔不想成為城門失火被殃及的池魚,所以他選擇先出手為強,先把他哥幹掉。】
【所以他哥虞公成功被他趕走了。按理說弟弟應該成功上位了,儘管史書沒有記載。話說這件事情是各種篡位的故事中難得沒有什麼後續的,雖然哥哥有錯在先,但是感覺也沒有錯到應該被趕下臺吧。】
馮積極開口:“從德行不佳故將失天命而言,迫其退位,以太子代之並不過分。不過嘛……”他眉目彎彎,“”
“寡人反倒比較好奇那個‘假虞滅虢’的國家,以及百里奚是誰。”寤生眯著眼看向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小瘋說那叫做繁體字,由籀文演化而來。然而確實難以分辨。
“晉人吧。”馮撇了撇嘴,“從位置而言,只可能是他們。至於百里奚,啊,她也提過不少距離我們不太遙遠的人了。從她從不介紹來看,應該都是十分著名之人,奈何我一個都未曾聽聞過。”
熊通聽罷馮的話,略微思考一下便又去發彈幕了:“百里奚這個名字聽起來還挺耳熟的,但一時有些想不起。”
“楚君頗為心細。”寤生笑道,“宋公往後若是有話要說,還是多加註意才是。”
熊通並不似他給人的印象一般豪爽而無心機,不過作為楚國的鄰居,寤生從不敢輕看他。只是眾人均在死後才來到這裡,既然不用顧忌言行會影響到旁人,少了幾分小心翼翼自是尋常。這位楚君卻好像依然如生前一般謹慎,也不知為何。
【接下來這件就是魯國自己惹下的禍事了。桓公六年我們說到,齊國自己無力對抗北戎,於是各國大夫前往馳援。其中公子忽為齊國立下了汗馬功勞,是毫無疑問的大功臣。然而當齊國把分發饋贈的任務交給魯國時,魯國卻把公子忽排序在了後面。】
【當時公子忽就大怒,不過一個是在別人家的地盤上,再加上公子忽拒絕了齊國想把女兒嫁給他的請求,估計是覺得齊國也不會站在他這邊就沒有當場發作。但這事兒不只是不給太子面子,更是不給鄭莊公面子。】
【所以四年後,鄭國回來報
()仇了,他要求齊國也一起出兵伐魯。齊國呢,雖然和鄭國一起整過不少活,但是魯國對齊國而言也比較重要,大概是有些左右為難。所以齊國的主力部隊是從衛國那裡借的,也正是因此,這場戰役不稱“侵伐”。】
【不過話雖如此,齊侯、衛侯、鄭伯三位國君還是帶領大軍一起圍了魯國的近郊,這個地方叫做郎。但是這場戰爭並沒有取得什麼成果。因為一來,魯國也沒有那麼弱;二來,魯國使用的順序叫做“周班”,就是周封爵的順序。】
【之前滕國和薛國爭見魯隱公的時候我們就說過,同姓大於異姓大於庶姓,如果從這個角度上是平等的話,地位的高低順序就取決於周封爵的位次。鄭國是周宣王時分封的,排次在後理所應當,除非鄭國現在就去把周王推翻。】
【所以魯國覺得自己一點都沒錯,從道理上講也確實沒有錯。甚至在《春秋》記載這件事情的時候,明明是鄭莊公主導的戰役,卻依然在記載的時候把鄭伯放在了最後,也還是按照周班來排序的。所以這場危機最終大概還是不了了之了。】
【當然,至於為什麼排序的時候齊在前衛在後,可能是因為在周的血緣社會里,姜姓本質上是自己人,和姬姓同樣是構成周的核心——畢竟在同姓不婚的情況下,一個姓怎麼繁衍出一整個國家呢。】
“都說姬姞婚,生而蕃。然而看幾位夫人便可以知曉,都是姜姓,也都是嫁與姬姓國。”馮作為商人的後裔,說起這個話題來格外有立場,“周族本為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