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公六年、七年 (第3/3頁)
萬年眉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之所以有所不同,不過是因為他有稱霸的念頭,而霸主必行仁義之道,至少表面如此。
【這種恃強凌弱的高傲並不是個例,甚至之前那位水友提到的中原國家對“蠻夷”的歧視也是當時的正常現象,當然這裡的中原國家並不是說地理位置,而是指文化。隱公七年就有個例子。】
【戎國朝覲周王室,給周王公卿們送上了禮物,按禮對方也要回贈,結果有一位卻只進不出。之後在周王派他出訪魯國回程的路上,他被戎國劫走了。嗯,只能說一句活該。】
【隱公七年的最後一件事是陳鄭也和好了,歃血為盟本來應該很真摯,但是陳國方面表現不誠懇。於是鄭國就有了一個不詳的預言,可能也不算預言就是看陳國君臣的架勢就不太行,提出說陳國將亂。未來確實應驗了。】
【但是既然都已經覺得陳國不行了,為什麼還在陳桓公請求把女兒嫁給公子忽的時候同意了啊!不覺得不吉利嗎!公子忽身上的fg都快插成篩子了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