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公元年(3) (第2/2頁)
萬年眉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您與魯侯允想必亦是如此,只需稍待罷了。”
息姑無奈地搖搖頭,心思還是不由沉重了幾分。如果真的見到允……若說毫無怨恨,那自然是假的。
“寤生啊寤生,你生前是天下皆知的有禮君子,真想讓世人知曉你的真面目。”武姜輕輕撫額,語氣平緩了些,“罷了,我無意與你多言。”
“本該如此。”寤生應道。他一生波瀾壯闊,功績赫然,和母親的矛盾根本不值一提。如今有幸聽聞後人讚譽於他,怎能將時間浪費在這個驕橫婦人身上。
【“鄭伯克段於鄢”的故事前因後果基本就是這樣了。這裡有兩件事要提一下,第一個是共叔段的結局。《左傳》的說法是一直在外流落,隱公十一年還活著,但是《公羊傳》和《穀梁傳》都說他死了。《史記》是完全按《左傳》來的。】
【第二件事是“鄭伯克段於鄢”這六個字。我們都聽說過“春秋筆法,微言大義”,那究竟如何體現呢?其實這六個字就很典型,《左傳》裡是這麼解讀的。】
【首先,鄭伯和段是親兄弟,卻一個稱爵位,一個稱名字。這是因為兄有教弟之責,鄭莊公不但不教,甚至故意縱容段的行為;段是弟弟,本該悌於兄。所以二人不稱兄弟。克則是暗示二人之間的戰爭甚至類似兩國之戰。】
【正常來說,也應該要記載段逃到了共地,但是《春秋》沒有記。因為“出奔”意味著有罪過,但是這場兄弟相殘的慘劇,段有錯,鄭莊公同樣有錯;如果記載了段的出奔,不就好像這件事只有段一個人錯了嗎?所以乾脆省去。】
“哈哈哈哈……”武姜一陣大笑,“寤生,瞧瞧,都是聰明人,誰猜不透你的險惡用心?祭仲為何只勸過你一次早日阻止段,豈不是心知肚明?”
“母親昔年教寡人學習君父,三年不涉政事又何嘗不是如此?”寤生反唇相譏,“況且母親真有那麼愛段嗎?恐怕……”
二人相看兩厭,各自回頭。
【是不是已經很閱讀理解了?不過基本還是很有道理的閱讀理解。但是《公羊傳》和《穀梁傳》還要更離譜一點。所以為什麼選現在這個版本看,因為作者注的時候會把有一定可信度的其他說法也注進去,看起來比較方便。】
【不論共叔段是否死亡,但是可以確定的是,他的兒子公孫滑是和衛國搭上了點關係,逃到了衛國,以至於衛國以此為理由攻打了鄭國。然而,由於鄭莊公此時正勢大,他甚至沒有用自己的軍隊,而是借周天子和虢國的軍隊打敗了衛國。】
【關於鄭莊公為什麼能這樣做我們下期再說。】
【事件講完了,最後還是解釋一下名字的問題。先秦人的姓不會變,但是氏會,這已經在說京城太叔和共叔段的時候說過了。那為什麼段的兒子的氏是公孫,這個其實可以參考齊桓公,大家都知道他叫公子小白。】
【這個公子,其實不是某種尊稱,而算是氏的一種。他是齊侯的兒子,所以是公子。如果是齊侯更遠的後代,就是公孫。鄭國也是同理。段其實可以被稱作公子段,雖然現在看到的這種稱呼的文獻他是被寫為公子聖來著。】
【啊?你們問我為什麼齊侯的兒子是公子不是侯子?就,副主任你一般也會叫主任對吧,一個道理,不管什麼爵位,有必要的時候都是尊稱為公的。】
【行,時間挺晚了,居然這麼一個事件就看了這麼久。雖然沒想到我真的會有觀眾,也不知道觀眾下次會不會來,但還是預告一下,下一個重要事件是“周鄭交質”。】
【各位有緣再見!】
小瘋看到自己的粉絲欄顯出一個+3,心情一時有點複雜,不知是興奮還是忐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