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江一柏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不必佯攻,直接破山,一個不留”楊宸對安彬吩咐道
不一會,納蘭瑜也就是此刻旁人眼中的無藏僧人,便領著楊宸到了茶房,屏退眾人,為楊宸敬了一杯茶。
“臣,納蘭瑜,自今日始,甘為殿下赴死”
楊宸一驚,猛地起身,對納蘭瑜說道“先生對皇叔之忠,小王感於肺腑,怎可奪了你二人主僕之義,本王信皇叔之冤,願同先生掃蕩奸逆,還皇叔一個清白,給我大寧天策上將一個交代”
楊宸想起了太后重病之時,不願見自己養育大的永文帝楊景,也不曾言要見親生之子廢楚王楊泰,而是見了諸位皇孫,也曾對楊宸說到要還自己皇叔一個清白、保他平安。
“皇祖母臨終託付之事,怎可忘?”
此話,太后也曾對溫厚的太子殿下說起過,太子此刻已經有了計較。不過,他罪臣亂黨的納蘭瑜,怎麼可能見到未來的天子呢?
楊宸的言語,讓納蘭瑜再次堅信自己算對了人,告訴納蘭瑜楊宸可信之人,其實此刻也在定南衛。
“殿下,可知,我等糧草錢糧如何而來?”納蘭瑜率先發問
“自然是原來的舊臣助你等”
“非也,都是和大人巡守定南以來,託人送來的。和大人孤身而來,無武將軍士可調,無文官筆吏可派,唯有維穩,方可在定南衛站穩腳跟”
納蘭瑜的話,讓楊宸面色有些難看,堂堂朝廷三品大員,行賄守地亂黨 ,傳出去朝廷的臉面往何處放。
“殿下不必遷怒和大人,和大人所給,比起為定南百姓帶來的不值一提,試想殿下居和大人之位,該當如何?比起無能的清官,能臣更當為殿下所用,至於貪墨與否,比起百姓所得之惠,又何值一提?”
“殿下御人,當賞則賞,當罰則罰,賞能臣,罰庸臣,水清水濁與否?何當掛齒,長河之水清,往往氾濫,北水之水濁,卻挾富養水土於百姓,試問殿下,天下之水因何而清,天下之水為何而濁?”
納蘭瑜所言讓受教於受儒家之術的楊宸霧無話可說。
“道家重無為,法家重刑典,殿下出自天家,更當明曉以儒學教養天下百姓臣民,又當以王道霸之,法道刑之”
“治大國若烹小鮮,長河氾濫,便修理河道,天災之下安撫救濟百姓,人禍之下則趨利避害,不勞民而民自富,不遠征而國自強,臣之所言,又何嘗不是今日陛下之所行?”
納蘭瑜講完,楊宸起身重重行禮“先生所言,小王受教了”
如此治世之才,屈隱於山野寺廟之中,著實可惜。
“先生可願隨小王去陽明城,小王有先生在身側,於萬事則有便宜,皇叔之冤,也可早日而洗”
“殿下不必多言,臣心中自有一番計較,當出寺之時,殿下遠在萬里之外臣都當行遠而來,不當之時,殿下近在眼前,臣亦不願妄動半分”
說完,納蘭瑜雙手合十向楊宸行禮。
至此,今日之事,便定了定南衛之內憂。
二人出寺門而去,在弘業寺外,楊宸突然開口問道
“先生所謀為何?是天下百姓蒼生?是大寧千秋萬世的基業?”
“臣之所謀,只為一人平安”
此時納蘭瑜的心裡,已經泛起了千萬層波浪。
先帝駕崩之時,朝中世家擁齊王楊景為帝,我勸你在定南衛站穩腳跟,以圖天下,你說,百姓之家尚且沒有父亡而子不至的道理,我勸不住你。
橫嶺關外,你為一女子,為了你眼中自當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帝王之家不成史書流傳千古笑柄,放下兵馬,孤身入京,我勸不住你。
永文二年,永文帝舉兵北伐被圍於南望山,我書信勸你,趁亂南下重整兵馬,做一肆意藩王,你要保長安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