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千年古剎善化寺(三) (第1/5頁)
夜色下的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善化寺位於東陽道上,這可是以國為名的驛道,是東陽國內最為繁華的地帶,但凡是東陽國子民,都想來到東陽國道上定居,再加上紫荒那一場獸潮,讓邊境居民十室九空,大量百姓蜂擁而入東陽國的腹地區域,使得人口密度密集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
所以善化寺作為遠近聞名的佛門聖地,一時間人山人海人滿為患,但是所有人都注意到了苦行僧,因為山腳距離山巔有一千二百米的海拔,可這段路程,苦行僧足足走了三天兩夜,之所以這般緩慢,倒不是苦行僧有拖延症,而是他一步一叩首,彷彿前往聖地朝拜,虔誠得令人髮指。
他終於爬上山頂!
人群爆發出綿綿不絕的掌聲,鼓舞苦行僧的堅持不懈,但絕大多數人都認為這種舉動毫無意義,苦行僧沒苦硬吃,簡直是蠢到家了,可置身於佛門聖地,倒也不敢斥責佛門僧人。而香客感動得熱淚盈眶,對苦行僧投去敬佩的目光。
山路上碎石無數,僧人跪行千里,整個膝蓋都被磨爛,化膿的傷口甚至生出蛆蟲,但苦行僧面無表情,世間所有的痛苦對他而言微不足道,他是那麼的堅韌不拔,那麼的矢志不渝,頂天立地的男子漢也不過如此。
苦行僧的毅力有口皆碑,但絕大多數人都只有一個模糊的概念,直到此時親眼見到才有一個確切的瞭解。這位苦行僧已經突破生理極限,他從北往南而來,一步一叩首,沒有人知道他在祈願什麼,反正佛祖肯定沒有保佑他,每天都被車禍,作為傷者的他反而是被埋怨,肇事者抱怨說大僧人你想苦行就苦行,但千萬不要在街道轉角處磕頭啊,你這突然停步,轉向的馬車哪裡剎得住啊?!
值得慶幸的高僧不曾訛人,被撞了也是一笑了之,甚至連醫藥費都不要,就繼續自己的苦行之路,然後輪到交通部長愁眉苦臉了,高僧所在的城市每天都要爆發百起交通事故,交通部長哭著阻攔,再這樣下去車行就不敢開張了,但是沒有半點效果,也想過把他關進牢獄,可這位苦行僧是佛門聖僧,苦行部四大班首之一的千山僧人,誰敢動他?
千山僧人不知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早已被折磨得不人不鬼,面容憔悴,頭髮散發,身上的衣服破爛不堪,腦袋上更是頂著成千上萬的蒼蠅,他的面板粗糙而黝黑,與飽經風霜的老樹皮一般無二。
他就算再樂觀,也無法掩飾眼神中透露出的疲憊和絕望,但他始終不曾停下腳步,仍然義無反顧地向前走著,從來沒有理會過世人的目光。他癱倒在地,猶如一個油盡燈枯的老人,他終於是堅持不住,不得不暫作休息,他的身體並未舒展開來,而是以一個蜷縮的姿態閉目養神,這可能就是習慣成自然。
要他舒舒服服睡上一覺,恐怕比殺了他還難受。
苦行的精髓就在於受苦。
沒一會,千山僧人就睡著了,善化寺的僧人為他清理傷口,清洗衣裳,更有富商把金銀細軟塞入苦行僧的行囊裡。不知過了多久,千山僧人醒轉過來,他神清氣爽,髒兮兮的衣物被洗乾淨了,身上傷口也得到包紮,精氣神前所未有的旺盛。
千山僧人繼續苦行,繞著善化寺而行,香客們默契地退避三舍,讓出一條寬闊的道路,千山僧人得以暢通無阻,沒有交通事故發生。
在東陽國,苦行僧要比尋常僧人更加受人尊敬,所以香客非但沒有嫌棄,反而還對其投去敬佩的目光。
千山僧人超然物外,口中的誦經之聲不絕於耳,不是佛門的六字真言,而是更為晦澀的咒語,佛教信徒認真傾聽,發現千山僧人唸誦的咒語絕不簡單,這位苦行僧究竟是何方神聖?
佛門等級不算森嚴,可到底要論資排輩,得道高僧可佩菩提手串,袈裟更是象徵著僧人的身份,不過苦行僧以承受苦難聞名於世,只有破破爛爛的衣服與髒髒兮兮的身體才能彰顯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