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羅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但是從一個普通的亞拉因人的角度來看,那樣很容易帶來問題,那就是一直講著佩滕方言、過著務農捕魚生活的亞拉因人很很難融入這座北方人的城市當中。
“將亞拉因人分散在各個城鎮的話,問題也是一樣的。而且少了能夠互相照應的同鄉,同樣會帶來適應新環境的問題。”
蕭爾知道在瑪雅人的農村生活當中講究一種互惠(ulnyah)的傳統,那就是每家每戶不分彼此,在其中一家開展工作時,如開墾、耕種、編織、建造房屋等等,別的家庭都會一起來幫忙;待到另一家要做這樣的事,先前受過幫助的家庭便又會前去幫忙。
而且對於瑪雅人來說,他們不會在意誰幫得多誰幫得少,生活條件或收成比較好的家庭,只要多幫助一下別的家庭即可,但不會有人講究具體的量。
瑪雅文明史上,之所以那麼多舉族遷徙的事情,互惠傳統便是重要的原因——人們不希望打斷原先建立的社會關係網路。
之前蕭爾與基策提到過分散安置的提議,對方當時沒有提出反對,大概也只是因為基策將蕭爾視為上級領主應當服從,只要基策自己保住相應地位便沒理由反對。
但蕭爾知道自己可以做出更好的決定——這個決定能一次性解決那三個重大問題。
翌日,蕭爾一行人受奧契的邀請進入王宮的議事廳,奧契甚至將主座讓給了蕭爾。
聽完奧契彙報索圖塔城邦的狀況之後,蕭爾對著伊察商人賣的地圖以及奧契這兒繪製的本地地圖仔細端詳。
良久,蕭爾才開口道:“所以說,索圖塔的絕大部分人口都集中在索圖塔城及周邊的農村,其中的一些小領主則坐鎮在規模較小的村鎮,沒錯吧?”
奧契嘆了口氣,“是的,公子。”
不得不說,丟了瑪雅潘城這座極為重要城市,對於科科姆勢力而言的確是重大的打擊。
“那麼,奧契,能給我介紹一下這座村鎮嗎?”
蕭爾指了指地圖上的一個點,根據地圖的顯示,那兒位於索圖塔城的東北方向,距離索圖塔城大概只有十公里距離。
奧契讀出了地圖上標註的名字:“蒂博隆(tibolon)啊……那兒人口並不是很多,只有三個載主(kuchteel)在管理。先前聽說那兒做了大量的砍伐和清理,所以顯得比較空蕩蕩的,收集起來的木石都放在鎮中,沒有使用。”
蕭爾滿意地一笑,“就是這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