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道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二天上午把所有的地都施過肥以後,下午購買的水泵以及水管送到村裡了,聯絡他要安裝。
其實這東西安裝也挺簡單的,水泵直接放入井底,電線直通到老宅子窯洞門口的牆上,安了一個開關,想要抽水的時候開啟開關就可以了。
最麻煩的主要是那三百多米水管鋪設到山上,因為要走直線距離,有些要上土崖,有些要在橫過山溝,甚至有些要從樹上直接架過去,一路上還要找固定點,單單這一個時情下午都沒完成,第二天又幹了多半天才通到山上。
山上的蓄水罐是環衛處標準的灑水車水罐,蓄水量是十噸,按照嚴文斌所購買的水泵功率以及水管的粗細,想要把這一個蓄水罐灌滿,至少需要三四個小時。
看著水嘩嘩的流進蓄水罐,嚴文斌心裡想的是,以後還是要弄自動化程度高一點的蓄水裝置了,要不放開水後山上山下兩頭跑確實不方便。
很快的沒有過兩天功夫,他訂購的滴灌裝置,就到了石州縣了,最後給物流公司出了點送貨費,讓物流公司配送到村裡直接送到山頂上了。
滴灌裝置安裝倒是不復雜,嚴文斌本身買的就是屬於簡便式的裝置,從蓄水罐直接把滴灌管道鋪設地頭,管道盡量避開道路,以免被農用機械壓壞。
唯一智者千慮必有一失的是,滴灌裝置到了,嚴文斌卻漏了買電線了,畢竟滴灌機裝置也是要用電來啟動的。
創業階段往往最耗費人的精神和精力,縱然是嚴文斌,把所有的事情都想了一遍,最後還是漏了線路的問題,不過也不算什麼大事,鋪好了滴灌裝置以後,馬不停蹄的去建材街買了六平方的兩大卷電線,最後請村裡的電工幫他安裝好了,酬勞就是兩百塊的一條煙。
如今已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可以開始育苗了,這些中藥材種子不是撒在土裡邊就完事了,在種之前需要用不同的水溫浸泡數個小時不等,另外還需要用農藥浸泡種子,防止種子在土內發生蟲害。
在浸泡這個環節,嚴文斌直接拿靈泉井水來浸泡了,沒有兌水稀釋,也沒有準備用農藥去浸泡,甚至後期在生長過程當中,他都不準備使用農藥。
中草藥在國內使用是有嚴格的標準的,硫化物,重金屬等等都不能超標,當然包括農藥也不能超標,否則就是不合格產品,沒法透過檢測,也就不能進入流通市場的。
所以說好的中藥材起碼要達到這幾項要求,不過最好的還是要藥效達標,在這方面來說年限足夠的純野生的中藥材是最好的,但就目前的環境以及超量的挖掘,野生的藥材可以說所剩無幾了,基本上市面上流通的中藥材七八成以上都是人工種植的。
四種中草藥的種子根據種子情況不同各自泡了2~6個小時不等,讓所有種子吸飽了靈泉水之後便可以下種育苗了。
關於後續的下種育苗種植等等環節,嚴文斌提前都做足了功課,每一步都提前看過教程,甚至有些問題都去請教了自己的老師。
下種也比較簡單,根據滴灌間距埋入土中即可,這個事比較瑣碎了,幹起來可沒有翻地痛快,足足花了嚴文斌兩天時間才幹完。
嚴文斌按照100:1的比例給蓄水罐內加入了足夠量的靈泉水,種子入土之後需要足夠的水量供給,現在這個季節溫度也夠,只要水量夠,快的三四天,慢的十幾天便都能發芽了。
隨後兩天嚴文斌每天定時上山放水滴灌,這幾天上山的時候發現蓄水罐上空周圍,有很多飛鳥,有的直接落在蓄水罐上,趕都趕不走,動物對靈氣的感應是非常強的,它們感應到蓄水罐裡有他們渴望的東西,所以就自發的聚集到一塊,好在蓄水罐頂部有螺栓固定,換了他自己都要擰半天才能開啟,更不要說動物了。
另外他種植的這幾塊地上,也發現了很多螞蟻爬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