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培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奪取制空權,並進而贏得戰爭的理論出現了。
這種新理論的代表人物首推著名的軍事理論家、義大利的杜黑將軍。朱利奧&iddot;
杜黑,1869年5月30日出生於義大利的卡塞塔。在萊特兄弟發明飛機之後,杜黑就注
意到了飛機的戰鬥作用。1909年他首次撰文指出制寶權和空中力量的重要性。他這
樣寫道:&ldo;天空即將成為戰場。現在人們都強調製海權,但不久就會看到,制空權
比制海權更為重要。&rdo;在他的努力下,義大利的飛機事業得到了較快的發展。1914
年他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後杜黑被任命為義大利航空部部長,對飛機在大戰
中的作用作了詳盡的考察和研究。1921年,他發表了關於空中力量的名著《制空權》
一書,全面地闡述了他對空中作戰的基本觀點。杜黑認為,飛機作為一種進攻兵器
具有無可比擬的潛在能力,利用強大的航空兵可以奪取絕對的制空權,並且可以轟
炸敵人的軍事、經濟、政治中心,摧毀敵人的地面防線,較快地取得戰爭的勝利。
杜黑理論的核心是制空權,一個基本觀點是空軍將成為未來戰爭中主要的、決定性
的力量。因此,杜黑的理論又被稱為&ldo;空軍制勝論&rdo;。
空軍制勝論的出現,給戰後世界軍事學術界以強大的衝擊。在海軍系統內人們
對飛機和航空兵大規模廣泛使用展開了討論,爭論的焦點是,飛機與戰列艦究竟誰
的威力更大?在美國,比利&iddot;米切爾是主張&ldo;空中力量&rdo;激進分於的總代表。他熱
情直率,總是盡一切可能來爭取人們支援他的觀點。為了證明戰艦在遭到轟炸時總
是處於束手無策的狀態,他向美國海軍當局建議就此進行試驗,但卻遭到海軍反對。
出於萬般無奈,他只好藉助國家的報刊和輿論來引導公眾對陸海軍之間的爭執發表
意見。經過這一系列的努力,終於在1921年7月獲準進行試驗。試驗結果,馬丁型轟
炸機一舉炸沉了3艘停泊在切薩皮克灣的前德國軍艦,其中包括號稱&ldo;不沉&rdo;的&ldo;東
弗里斯蘭&rdo;號戰艦。1923年又試驗了一次,2艘退役的美國戰艦遭到了同樣的命運。
米切爾及其支持者便據此說道:如果需要的話,這就是證明,大型艦隻稱霸海上的
日子已是屈指可數了。保守的海軍立即予以反駁,說如果米切爾的轟炸機攻擊的是
有能力反擊並能做規避動作的戰艦,而不是靜止不動的、無人駕駛和無保護的船體
的話,那麼轟炸的結果也許會截然不同。由於有國會的支援,海軍的觀點,連同其
影響及權勢,均佔了上風。米切爾不能容忍愚昧和無知,在1925年憤然辭去了空軍
職務。
航空母艦及海軍航空兵雖然在英美發展最早,但由於沒有實戰經歷,都被保守
勢力扼殺了其發展的生機。相反,倒是在日本卻獲得了這個善於模仿的民族的青睞。
儘管日本既沒有馬漢那樣的海權思想家,也沒有杜黑、米切爾那樣的空軍制勝論者,
但是,日本人對馬漢和杜黑的思想都有相當理解,比較早地注意到了發展航空母艦
和艦載飛機。正在歐美軍事界對航空能力爭執不下的時候,遠在東方的日本在1923
年建造成世界上第一艘正式的航空母艦&ldo;鳳翔&rdo;號。該艦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