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培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總統接見了他。野村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曾任駐美海軍武官,當時羅斯福任海軍次
長,二人關係素稱友善,且有親筆通訊之誼。兩人愉快地回憶了20年前的往事之後,
都希望能找到解決目前日美關係的良策。
3月8日,野村與赫爾開始第一次會談。此後雙方便經常在卡爾頓飯店、威特曼
公園飯店等處進行了多達60次的馬拉松式的談判。
4月15日,日本方面首先拿出了由雙方民間代表擬定的《日美諒解方案》。這個
被美國史學家費思稱之為&ldo;出生在私人小醫院的雙親不明的嬰兒&rdo;的方案,得到了
野村的贊同和支援。原來在達成這個《日美諒解方案》的幕後,還有兩位神父的活
動。1940年11月底,兩名美國神父秘密來到日本。這兩名神父一個叫沃爾什,一個
叫德勞特,都屬於天主教馬裡諾修道院的。他們拿著紐約孔萊普商會經理史特勞斯
的介紹信,訪問了日本中央金庫理事井川忠雄,傳遞了美國願意和日本改善關係的
資訊。井川與近衛首相的關係很密切,遂接受兩位神父的中介,派井川和巖畔豪雄
大佐赴美協商。在野村的指導下,雙方起草了《日美諒解方案》。該方案的主要內
容是:三國同盟是防禦性的,只有在德國受到攻擊時,日本才履行三國同盟的義務;
由美國出面勸告蔣介石政權與汪精衛政權合併,承認&ldo;滿洲國&rdo;,如果蔣介石拒絕,
美國即停止援蔣;美國協助日本獲得必需的物資,維持與日本的通商和金融合作。
由於這一方案&ldo;大部分條款都是狂熱的日本帝國主義者所希望的&rdo;,赫爾又針
鋒相對地提出了四項原則:(1)相互尊重對方國家領土、主權完整;(2)支援不
干涉其他國家內政的原則;(3)支援平等,包括商業機會均等的原則;(4)不變
更太平洋地區的現狀,除非用和平手段。
剛從蘇聯喜氣洋洋、忘乎所以返回國內的外相松岡,激烈反對同美國進行談判。
為此他把諒解草案一事通知了希特勒,並用近一個月的時間等待希特勒的意見。5月
8日,松岡拜謁天皇說,如果美國加入歐戰,日本應該支援軸心國,進攻新加坡。他
預言,在華盛頓的談判將一事無成,如果談判獲得成功,那也只意味著要犧牲德國
和義大利才能安撫美國。&ldo;如果發生這種情況,我恐怕不能在內閣留任。&rdo;松岡為
此又制定了三條原則:(1)有助於結束中日戰爭,即美國不再插手中國;(2)不
與三國同盟條約相牴觸;(3)遵守對德國的國際信義,以此作為向美國討價還價的
條件。
5月12日,野村把《松岡修正案》交給赫爾。修正案在一系列問題上堅持了強硬
的態度,加之,這期間日本政府發給野村的大部分電報都被美方破譯,使赫爾對日
本的真正意圖十分清楚。因而,這位來自田納西州的農民的兒子對日本人永遠掛在
臉上的&ldo;冷冰冰的&rdo;微笑感到討厭,使他有理由相信:日本人是不可靠的,如果與
日本人達成任何妥協,都將是背叛美國的原則。
5月20日,赫爾與野村舉行會談。會上,日本人拒絕考慮真正從中國撤軍,意欲
繼續控制河北、山西、察哈爾和綏遠等共1036萬平方公里,8000萬人口的廣大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