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培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造主力艦;第三,參照與會各國的現役海軍力量,確定各主要國家的主力艦及輔助
艦的噸位比例。根據上述原則,休斯進一步建議,英美日三國主力艦噸位是:英美
各50萬噸,日本30萬噸,即5:5:3的比例。日本對此表示反對。11月28日,日本政
府提出三個方案,密電指示日方代表,令其在會上討價還價,首先提出第一案,爭
取英美同日本的主力艦比例為10:10:7,如不行,則提出10:10:65第二案,倘
必須退至10:10:6第三案時,則要求各國保持&ldo;維持太平洋防務現狀&rdo;。然而日本
的這一密電,被美國情報部門破譯,美國對日本的企圖瞭如指掌。因而當11月30日
加藤友三郎正式向大會提出10:10:7的要求時,遭到美國的強烈反對。美國代表聲
稱,如果日本堅持它的主張,那麼日本每造一艘軍艦,美國就用造四艘來回答。12
月6日,英國代表貝爾福向日本提出妥協案:日本接受5:5:3的比例,英國則不在
西太平洋建築和加強海軍基地。美國遂也接受。於是在12月15日簽訂了有關主力艦
的協定,並決定了日本與英美的主力艦比例為3:5:5。但對輔助艦的限制問題,華
盛頓會議未能達成協議。
儘管山本五十六國提前回國未能參加正式的華盛頓會議,但由幹他參加了會議
的籌備,加之他的最要好的知心朋友堀悌吉是會議代表團的成員,因而對會議的情
況還是十分了解的。事實上,日本接受3:5:5的比例,是一些較現實的日本軍人不
得已的選擇。按照日本7:10:10的要求,其目的就是要建成計劃中的&ldo;八八艦隊&rdo;。
但自1920年實施建造&ldo;八八艦隊&rdo;計劃以來,經濟尚不發達的日本已暴露出其國力
難以承受的跡象。日本政府為實現這一計劃,付出的代價十分巨大,僅1921年度,
政府撥給海軍的費用就佔日本國家總預算的1/3,如果再加上陸軍的費用,總的軍費
開支猛增到了日本國家總預算的六成。因此負責談判的加藤友三郎同內閣協商,不
得不下決心放棄他本人所提出並全力實施的&ldo;八八艦隊建設計劃&rdo;。當然放棄&ldo;八
八艦隊&rdo;計劃,亦即意味著放棄把美國作為假想敵國的觀點,保持日美親善關係。
這一認識是基於對日美兩國實力差距的認識。正如加藤友三郎所說,國防不單單是
軍隊的事,戰爭勝敗也並非完全取決於軍人。不動員全國的物力、人力和財力,是
無法贏得戰爭的。如果我們以美國為敵,就必須有強大的足以同美國抗衡的經濟實
力。否則,只能徒有其願而無力實施。不能指望像日俄戰爭那樣,用少量資金而取
得了大的勝利。同今天的美國相抗爭,沒有資金,就如同以卵擊石,不能取勝。總
之,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決不可同美國交戰,唯此是我們的出發點。山本的好友
倔,涕吉認為,華盛頓會議日本接受3:5:5的比例,無論是從國際的角度還是從國
內經濟角度上說,都同樣是挽救了日本。既瞭解日本在海軍擴張上的困難,又熟悉
美國在經濟上的強大的山本,自然也同意這一選擇。
但這一選擇卻遭到日本海軍內強硬派的反對。以海軍專門委員身份列席華盛頓
會議的加藤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