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教皇加冕 (第1/2頁)
香溪桃花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接下來,三萬大軍開赴其它城池和鄉村,在翻譯的溝通下,開展分田到戶,將大部分土地分給普通百姓。
那些敢於阻攔分田的鄉紳豪強全部被抓起來,送進一個個農場,當做免費勞動力。
當然,那些平整、肥沃、灌溉良好的農田留下來,現在作為農場,以後作為大明移民的土地。
滿者伯夷國絕大多數土地,都是原始森林,朱雄英也沒有破壞,只要不影響統治,留下這麼多原始森林更好。
頂層的統治者被強行送到大明去了,少量鄉紳豪強被消滅了,廣大百姓分到了屬於自己的土地,個個對大明朝廷和各級官府感恩戴德。
至於那些最好的田,分給大明移民這事兒,他們也沒有太大意見,因為,這些本來也不是他們的,他們現在有自己的田,已經很好了。
朱雄英親自將蘇希達女王和孩子送到京城,皇帝朱標和常皇后親自召見他們。
蘇希達女王被封為承恩王,賞賜了一個上萬畝的莊園。
至於那些官員,每個人都分到一套房子,滿足他們基本生活可以,但如果想要生活得更好,也沒問題,花銀子購買就行。
想要奴僕成群,也沒有問題,花銀子就行。
至於生活來源,按照大明律法,每個大明百姓都可以分配到適當的土地,自力更生就行。
如果敢於公開抱怨,還有錦衣衛和詔獄等著你。
平定了滿者伯夷國之後,朱雄英帶著船隊,分別來到中南半島的湄公河流域、湄南河流域和緬甸南部平原。
輕鬆肅清了各國軍隊,留下大量挖掘機等相關裝置,開始大規模建設農場。
駐倭國的軍隊密切配合,又分批送來幾十萬倭國免費勞動力。
與此同時,從雲南和廣西的兩條公路,逐步向中南半島推進。
軍隊打到哪兒,公路就修到哪兒,分田到戶的政策就執行到哪兒。
修公路的隊伍還大量招收本地工人,他們每天還可以得到豐厚的收入。
這裡的百姓逐漸發現,大明軍隊真是他們的恩人,不但給他們分了土地,還招他們幹活獲得比較高的收入。
有了寬闊平坦的公路,他們出門輕鬆多了。
中南半島自古以來都是中原王朝的藩屬國,本來對大明都心生嚮往,現在更是感恩戴德。
那些國王現在軍隊打又打不過,北邊修公路,南邊建農場,一步步往腹地推進,無奈之下,只得投降。
同樣的,五品以上官員全部移民到大明,其他地方分田到戶,違者要麼滿門抄斬,要麼送到農場當免費勞動力。
對於印度次大陸,朱雄英採取了完全不同的策略。
因為這裡人口實在太多,大大小小几十個國家、幾百個部落,要一個個對付,實在太麻煩。
而且,這麼多人口,要實現長久統治,大明根本沒有這麼多移民。
朱雄英的方法很簡單,首先派兵佔領了恆河三角洲地區,用大量農業機械,在這裡建設了很多個大型農場。
這裡雨水充沛,土壤肥沃,氣候炎熱,一年多熟。
在土豆、紅薯、玉米、水稻等高產作物種子和化肥的加持下,兩年時間,糧食獲得極大豐收。
朱雄英同時派使者去到幾個比較大的國家和部落,將大明廢棄的火槍送給他們,甚至還送銀子送糧食。
誰打仗打得越猛,支援的武器、糧食和銀子就越多。
於是,在這片大陸上,到處都是慘烈的戰場。
僅僅兩年時間,戰爭並沒有造成太大的死亡,但餓死的人口不計其數。
但朱雄英沒有就此停手,事實上他也沒有動手,只是給予弱勢的一方適當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