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ua。com
瑰麗多姿的少數民族民歌(下)…田聯韜
主講人簡介:
田聯韜,男,1930年生於天津市。現任中央音樂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少數民族音樂學會副長、秘書長。從事音樂教育及少數民族音樂創作、研究等工作五十餘年,培養了近五十名少數民族作曲、理論等方面專業人才。
創作有歌曲《家家戶戶運糧忙》、《邊疆,我可愛的家鄉》等,電影音樂《火娃》、《孔雀公主》、《第三女神》、《爬滿青藤的木屋》等。此外,他還創作了大量的電視音樂、舞劇音樂、舞蹈音樂和器樂音樂。主要專著有:《西藏傳統音樂集萃》、《中國少數民族傳統音樂》等。
享受國務院特殊貢獻津貼。他曾多次赴歐美及香港、臺灣參加國際學術會議。
內容簡介:
第一個問題,是傳統音樂中的民歌。傳統音樂包括四類:一民間音樂,二宗教音樂,三宮廷音樂,四文人音樂。少數民族音樂往往是隻包括前三類。再往下就是民間音樂,它是最重要的一個部分,可以說是傳統音樂的基礎。而這民間音樂中間的基礎,最重要的部分是民歌。
第二個問題,少數民族民歌和歷史文化背景的關係。第一就是族源歷史。第二點就是生存環境。第三點就是民族語言。語言和音樂的節奏、重音有非常明顯的的關係。第四點就是民族性格。
第三個問題,就是少數民族民歌和生活的關係。少數民族的民歌和社會生活的關係極為密切,幾乎在生活中的各種活動,都有歌曲伴隨。第一,和民俗活動的關係。第二,民歌和愛情生活。
第四個問題,是民歌的社會功能。第一是娛樂和消遣的功能,抒發感情的功能,這包括自娛和他娛。自娛的如,很多民族的山歌。他娛性的如,藏族的“卜卦情歌”。第二是教育的功能。第三是求偶的功能。第四是凝聚的功能。第五就是社會交往的功能,社交的功能。例如,酒歌。
第五個問題,少數民族民歌的特徵。一共有四點:群眾性、社會性、即興性、多樣性。
第六個問題,就是民歌是音樂創作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貴財富。民歌本身就是已經過千錘百煉,它的可以說是民族的文化的精華。例如,王洛賓改編的許多西部歌曲,流傳的範圍非常廣泛。
《瑰麗多姿的少數民族民歌》(下)(全文)
大家好!我是中央音樂學院的教師田聯韜。上次;我給大家介紹了少數民族民歌的產生,它的傳承方式,它旺盛的生命力,它的不同類別和中國少數民族的一些概況,也就是歷史文化背景方面的情況。現在;我繼續這個演講的第二部分。
第一個問題是,傳統音樂中的民歌。那麼,傳統音樂包括哪幾類呢?傳統音樂包括:第一類,民間音樂;第二類,宗教音樂;第三類,宮廷音樂;第四類,文人音樂。漢族的古琴,漢族的琴歌,這部分音樂屬於文人音樂。但是,對於少數民族音樂來說,往往是隻包括前面三類,就是民間音樂、宗教音樂、宮廷音樂這三類。個別民族,音樂有文人音樂的性質。例如,納西族的洞經音樂,還有云南其他的民族流傳的洞經音樂,有文人音樂的性質,接近於文人音樂。但是,我們知道,它現在已經成為民間音樂的一部分了,所以,我們就不把它單獨列出來,作為一個大的類別。在有些民族音樂中間,還不包括宮廷音樂。因為曾經居國家的領導地位的民族,只有兩個民族,除了漢族之外,滿族、蒙古族,元代的蒙古族,清代的滿族,它有宮廷音樂。它的宮廷音樂,雖然是繼承於前朝,但是它又加進新的內容,加進了當代的,就是當時的,它又加進了新的內容。所以,我們就說滿族時期存在著宮廷音樂。現在,故宮還有很多記錄,有實物,有記錄,有樂譜。那麼,在元代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