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眼老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如材料中所給出的第三個家庭,母親面對別人給出的“饋贈”的時候,往往都會因為其帶有“施捨性質”而選擇拒絕。
明明可以選擇接受,改善眼前的困境,讓生活變得更好,可是卻沒有這樣做。
拒絕施捨,似乎成了窮人最後的底線和尊嚴。
這一點上,不但我母親如此,我父親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也不是說拒絕施捨不好,但是總一味覺得別人是在施捨,是在看低自己,就帶著敵意去拒絕,罔顧現實狀況,那人生的路,註定就會越走越窄。
為了維持所謂的面子和尊嚴,導致沒苦硬吃,導致翻不了身,也就有了其必然的結果……”
王小華透過他母親為切入點,娓娓道來,討論選擇在人生之中的重要性。
他洋洋灑灑揮筆寫下去,通篇文字語言非常樸實,沒有華麗的辭藻堆砌,但卻水到渠成,非常流暢,真摯感人。
在作文的最後結尾,他這樣寫道:
“窮人家的孩子想要擺脫貧窮,除了努力讀書之外,還需要在人生的每一個重要關口,都做出正確的選擇。而我,也是如此。高考並不意味著結束。高考其實只是開始,接下來我所需要面臨種種的選擇,才是決定我人生的關鍵。
比如報哪所大學,選什麼專業,大學後是繼續深造,還是選擇出來工作……
這些選擇,它不像高考試卷那樣有標準答案,也不體現在具體分數上。
它摸不著看不見,它輕飄飄的看似毫無分量。
所以有人隨意作答,有人胡亂作答,有人慎重抉擇。
而不同的選擇,將會在二十年後,給我們的人生試卷,打上不同的分數。
到那時,我們再回首前半生,才會猛然發現,二十年前年少輕狂時,我們隨手提交的試卷,我們隨意選的大學,我們將就從事的工作,都化作一顆顆的子彈,正中我們的眉心……”
寫完作文的最後一小段,王小華放下筆,長長地吐了一口氣。
他這一篇作文一氣呵成,竟然連一個字都沒有塗改過,所謂水到渠成,莫過如此。
看了看考場上掛著的時鐘,此時距離考試結束,竟然還有將近五十分鐘時間。
也就是說,這篇作文,王小華只用了不到三十分鐘就寫好了。
就連王小華,都驚訝於自己怎麼寫得這麼快。
雖然提前做完了試卷,但他沒有像有些人那樣提前離開考場。
他細心檢查了兩遍答題卡上的答案,發現錯誤處及時改過來,直到考試結束鈴聲響起,監考老師來收走試卷和答題卡,這才起身離開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