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我中了! (第1/2頁)
蛙小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肅州的謝家是先皇后母家的一個旁支,但卻是那種已經疏遠到數十年都未曾有過往來的旁支。
先皇后的母家是清流世家,素來受人敬重,世人尊稱為“南陽謝氏”。
男子或是透過科舉,走上仕途,或是才華橫溢,著書立說,或是懸壺救世,妙手回春,均有一番驕人的事業。
女子也是不讓鬚眉,均知書達理,性子堅毅,做出的成就也讓世間許多男子望塵莫及。
最為世人所津津樂道的,正是先皇后那位德高望重的外祖母了。
當年謝氏祖母芳齡十六,正於南方遊山玩水之時,遇上百年難遇的大雨,被困江南。
水患難治,難民蜂擁,無法脫身。
方才及笄的女郎未曾惶恐不安,反而是以謝家玉令聯絡當地縣令,欲求安置難民,共抗水難。
奈何縣令碌碌無為,甚至想隱匿訊息不報,以求不被追責。
謝氏祖母當機立斷,借當地豪族的勢,強逼縣令作為。
先是千里加急送信於京都,其後謝氏祖母帶領當地豪族,縣令親自出面安撫難民,以工代賑修復水堰。
同時呼籲富商募捐,錢款大量收購藥材,招攬大夫,幫助於難民,避免了水患後的疫病大規模傳播。
至此兩月後,江南水患平息,難民無恙,水堰也已然建了起來。
此時謝氏祖母方才安然返回南陽,竟毫無受驚姿態,從始至終冷靜無比,下令果斷。
離走時百姓跪拜,眾人稱“菩薩下凡,普渡眾生”。
一時間,佛寺裡多為百姓自發為謝家祖母點的長生燈,祈求恩人無恙,一生順暢。
當朝皇帝是個深明大義的,皇帝聽聞此女子豪舉後,撫掌大笑道:“謝氏女郎雷厲風行,疏財仗義,有南陽家主之姿!”
此言一出,謝氏震驚,最終族老做主,竟是讓謝氏祖母招婿於內,同時廣學修身之家平天下之理,以女子之身,接任南陽謝家家主。
經此一事,本就顯赫的南陽謝家,名聲更如乘風的羽毛,席捲而上。
而到如今,先皇后能被先帝看重,成為國母,也有很大的原因是沾了謝氏祖母的光輝。
奈何當今先皇后的兄長,是個名聲不顯的。
也是南陽謝家裡出的唯一的沒有分寸的,當年惹出了天大的事端。
在皇宮中被先帝一刀斬下頭顱,全屍不存。
最後銷聲匿跡,也沒有幾個人知道發生了什麼,先皇后的兄長也被南陽謝氏除名,再無人記得。
且當年謝青洛出生,有許多不可言的隱情,最終先帝雙眼含淚,親自下令,命國安寺大師親行,將小皇子送至肅州謝家將養著。
除當時的太子,也就是如今的永光帝可以派人監視,探求其近況之外。
其餘之人,均不知謝青洛的去向和境況。
但直到如今,永光帝也沒弄清為何會把自己弟弟送走,為何要搞這麼一番。
但有所確定的是,這必然與國安寺的大師有所關聯。
當時先皇后病重逝去之前,只是用枯瘦的手握住自己的兒子,字字含淚。
要大兒子做一個明君,再照顧好她從未謀面的二兒,之後卻再也不肯說話。
直到真的逝去之前,先皇后猛然睜眼。
“祁兒,母后……給你留……東西,若是尋到,則說明……你應該知道……,若是尋不到……”
話戛然而止,喪鐘轟然而鳴。
永光帝蕭祁,從悠悠的回憶中回過神,看向一旁吃的正開心的謝青洛,禁不住嘆了一句。
“青洛真是受苦了。”
這話聲音說的輕,謝青洛沒聽見。
於是謝青洛興致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