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雲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周勃走了。
夏侯嬰、柴武、蟲達等僅存的開國功臣,也都回到了各自的封地。
他們都是聰明人,自然明白劉恆要做什麼,不會在這時候觸及劉恆的黴頭。
他們都老了,早沒了進取之心,對他們來說,在京城養老和回封地養老沒什麼區別。
劉邦早一批的開國功臣中,只剩下了蘇雲和灌嬰還留在朝中。
灌嬰年事已高,身上還帶著病,劉恆不忍心讓他回封地,就讓他待在了京城,暫時接替周勃的右相。
大家抓到了機會紛紛上奏,斥責蘇雲還留在京城,斥責蘇雲到現在還不回自己的封地,是很明顯的違背皇帝的意願。
劉恆全駁了回去。
他是太子劉啟的老師,是太子太傅,他回封地誰來教太子?
還在京的功臣二代算是徹底沒了脾氣,沒了那一批開國老臣的威望,其他的人都是一盤散沙,他們想抱團也難以湊人了。
劉恆是真的很高興,一招打碎了功臣集團的根基,日後只需要慢慢地將他們瓦解,他們就不會再對朝廷造成任何威脅。
其實劉恆也沒打算把功臣集團趕盡殺絕,有呂后的例子在前,劉恆也不能保證後世外戚集團不會壯大。
因此,總要留一批功臣來制衡朝中的勢力。
朝廷之中分為三派,便是外戚集團、功臣集團和劉姓宗室。
三個勢力勢均力敵,相互制衡,皇帝才能穩坐釣魚臺。
另外,功臣集團內部、劉姓宗室內部也有矛盾,就看皇帝怎麼用、想用誰了。
像酇侯蕭延和平陽侯曹奇,他們這些極個別的功臣二代雖然有些囂張跋扈,但他們受父輩的影響,在治國方面還是有些水平的。
劉恆可以再培養一些臣子,讓他們之間相互制衡,從而達到坐穩朝堂的目的。
就比如賈誼,劉恆現在是真的看上他了。
賈誼提出的列侯就國的政策是真的好用,劉恆也答應他,事成之後封他為公卿,現在也該到了兌現諾言的時候了。
—————————
在朝堂之上,劉恆提出要授予賈誼公卿的地位,卻遭到了灌嬰、張相如、馮敬的瘋狂阻攔。
灌嬰力勸劉恆,情緒極為激動,連鬍子都在顫抖,還差點摔倒在大殿上。
“陛下,這賈誼年紀輕輕,就會挑陛下喜歡聽的說,分明是取悅陛下,此人便是明顯的奸臣啊!”
張相如、馮敬也贊同灌嬰的看法,認為賈誼擅權亂政、擾亂朝綱。
張相如為了逼劉恆就範,甚至不惜一頭撞死在大殿上。
賈誼太過年輕,許多改制提出得太激進,得罪了太多人,一時間群臣奮起,甚至指著賈誼的鼻子罵。
群臣正因為蘇雲窩了一肚子氣呢,蘇雲他們惹不起,你賈誼他們還惹不起嗎?
反對賈誼擔任公卿的聲音,居然比之前反對列侯就國的聲音還高漲!
劉恆也沒了主意,只能暫且擱置了對賈誼的獎賞。
可是在大家眼裡,不獎賞他根本不夠,還必須讓劉恆狠狠地懲罰他。
這些天,劉恆不斷地收到了群臣的彈劾,都是彈劾賈誼各種禍亂朝綱,各種擅權亂政的,還給賈誼列了二十條罪狀。
群臣寫的這些罪狀,許多地方都能看出來暗罵劉恆的跡象,劉恆看了真是很無語。
有句話說得好,假話聽得多了,慢慢地就會變成真話;
每天都有人彈劾賈誼,劉恆一時間也難以分辨真假,不自覺地就疏遠了賈誼。
至於蘇雲在幹嘛呢?
忙著給灌嬰治病呢。
上次在大殿之上,灌嬰情緒太過激動,回到家後就一病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