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又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網上有關《一日三餐》的話題,李亦也在看。
他覺得有的觀眾吹的太過了。
風向總是很輕易地向一邊倒,勢頭正好的時候,會毫不吝嗇地吹捧,將之奉上神壇;反之一有不好的苗頭,也會不分青紅皂白地貶低,踩進泥土裡。
不過娛樂圈就是這樣,你方唱罷我登臺。
對此,李亦只能時刻警醒自己,不要飄,否則總會有挨迴旋鏢的那一天。
看了一會兒網友的討論,李亦撤了出來,發了條微博:“周思文演唱的《起風了》將於明日上午八點,同步登陸各大音樂平臺,希望大家能夠多多支援。”
這首歌對周思文的意義重大,為了方方面面都能做到最好,他在棚裡磨了好多天。
“還是你自己作詞作曲嗎?”
“周思文是誰?”
“你什麼時候發新歌啊?”
兩首歌的火爆,李亦多了不少真正意義上的歌迷。
粉絲成分依舊複雜,但總歸是沒有他剛火起來那會兒那般烏煙瘴氣。
張武的溝通、約束頗有成效。
“周思文你都不認識?那可是繁星娛樂的二哥啊!”
“或許很快,或許明年的春天?總之新歌一定會有,如有!”
李亦挑了幾條評論回覆,迅速惹來粉絲的圍攻。
然後便將手機放到一邊,換了套衣服,出門下樓,找音樂老師上課。
李亦聽從了張磊的意見,演話劇需要的時間太多,偶爾預約個時間上上音樂課還是沒問題的。
他也不是想自己的唱功變得有多牛逼,只是他還記得之前的那句話——不做爛蒜。
所以,得進步呀!
……
翌日,《起風了》釋出。
周思文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第一個聽眾,但他確實是一直在重新整理到自己的這首歌出來,然後第一時間選擇播放。
儘管母帶製作完成時,他已經聽了無數遍,這已經是他錄的最滿意的一版了。
就連葉耀東都說,這是無可挑剔的版本。
但周思文依然很緊張,擔心聽眾不喜歡,更擔心無人問津……
從小到大,周思文聽到過很多誇獎,大家都說他聲音好,未來一定是個大歌星。
連音樂學院裡的老師都誇獎他:“你天生的條件就比別人好,悟性又高,好好努力,不要辜負自己的天賦。”
出道後,也有人跟他說:“其實你就是缺一首好歌,等著吧,你肯定會站在更大的舞臺。”
為此,周思文有過沾沾自喜,但壓力卻在無形之中增大,日積月累,他反而沒有那麼自信了。
他時常會自我懷疑:‘我真的有這麼優秀嗎?只要有一首好歌,我真的能去到更大的舞臺嗎?’
周思文不知道。
朋友惋惜他公司實力不行,沒有資源沒有渠道收到好歌,有的還慫恿他早點跳槽才能有更好的發展。
但周思文卻很慶幸,因為這樣就不用擔心美夢被戳破。
他長相一般,個子也不高,讀書也不太好,腦子轉的也不夠快,而唱歌是他唯一所擅長的東西了。
他就是那種害怕失敗,所以拒絕開始的人。
周思文在看到了《起風了》的歌詞時,第一眼就喜歡上了,他對這首歌有很大的共鳴。
“這一路上走走停停,順著少年漂流的痕跡,邁出車站的前一刻,竟有些猶豫,不禁笑這近鄉情怯仍無可避免。”
這很像周思文的心路歷程。
為了成為一名歌手,去到更大的舞臺,從小就開始學習音樂,努力了這麼多年,準備了這麼多年,如今機會來臨,他卻猶豫著不敢邁出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