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日記 (第3/4頁)
黯淡星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此時我便有一種預感,或許當物質被加速到光速之後,它應該已經發生了質變,或許這時的物質應該叫做規則,。
參考于越小的粒子被加速的上限會越加拔高,而越小的粒子,質量也會越小,體積的本質是其內在粒子的活動範圍,
那麼如果單純以物理學的角度思考,當密度越來越小,若想滿足體積越來越大,那麼其內的粒子運動應該越來越快,
亦或者說,正是祂們所持有粒子能達到的幾倍光速,幾百倍光速,或者說真正意義上的無限速度,才導致祂們能近乎在同一個時刻影響著宇宙萬物,因為祂們的粒子能在一瞬間從這頭到那頭。
因此,本宇宙能超越界限的兩種方式,呼之欲出,
其一是達到黑洞密度,
其二則是達到光速。
而這,也是光無處不在的原因,只要在地球任何地方,滿足光所具備的條件,那麼光自然會產生,因為光早已把我們籠罩。
之所以黑洞才無法散發出光,大概是來到‘湖’外已經失去了能產生光的先決條件,
也就是不滿足 a,所以無法生成 b。
曾經的我思考至此,
另外一個疑問浮出腦海,人和其它動物為什麼差別如此之大。
人能輕輕鬆鬆在腦海中構造幾十上百種概念,甚至能從意識層面認知世界上的一切規則,
而動物卻不能,只是靠著純粹的本能行動。
如果嘗試著把人類的思緒提純,便能得到概念式的規則,只是人腦海中的這種概念無法作用於世。
聯想到這,我的思緒猶如閘閥一般,一下子開啟。
或許,規則的雛形,便是人類的思緒,
而其它動植物,是被已經成為概念的規則籠罩,產生的衍生物,產生其的規則便已經定型。
但人類卻是由單獨的規則雛形所融合而產生的,因為其自身的規則便有著各種可能,所以具體表現的人才多種多樣,各不相同,所以才能認識到世界上的規則概念。
但又因為受世界上無數種規則桎梏,人只能是人。
於是,我將這種規則雛形命名為靈,而把小過本宇宙界度的規則所處之地命名為靈界。
但究竟為什麼其它動物只是規則的衍生物,而人卻是靈的融合物,其中或許有某條規則發揮著作用。
有時候我會想,或許最初的人們真的能成為仙神,
畢竟以我的研究來說,存在著這個可能:只要將自己的念頭提純,形成單一的概念,應該真的能作用於外界,這還真有點像小說中的修仙,並且在那最開始,世間的規則並不多。
那如果那股悲意真的被提純了,那麼我是不是也算擁有了自身的規則??
不過我曾經試過冥想,但毫無作用,就像面前有一碗熱氣騰騰的面,但是我沒有筷子。
一直以來,我只是不斷被其影響罷了,而且,我好像變得更健忘了,會隨機性地忘掉一些事。
怎麼會這樣子呢?
.
字跡在此時戛然而止,
仿若有一道藍光,穿透了他的眸間。
遺忘同樣是大腦最優秀的保護機制之一,正如此時。
很突兀,他結束了日記的書寫,把位於筆尾的筆蓋拔起,置於筆頭蓋好後,將其放入桌子一角的筆框之中,動作輕柔而緩慢,像是在完成一場莊重的儀式。
接著合上筆記本,起身將其放回立櫃一角,隨後轉身,眼神不由地從辦公桌一旁的窗外掃去,
依舊是那沒有群星的黑色天幕,那黑色仿若無盡的深淵,吞噬著一切光芒,而窗戶下沿則是代表著人類文明的燈光,那星星點點的光亮,在黑暗中倔強地閃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