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筠蔥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時光匆匆,張垍長成了一位風度翩翩的公子。
他的才名遠揚,引起了唐玄宗的注意。
和小兕分手不到一百天,唐玄宗親自賜婚,將寧親公主許配給了張垍。
小兕經過一百日的快速傷口包紮,也逐漸恢復了正常的生活。
張垍婚禮當日,長安城中張燈結綵,熱鬧非凡。
張垍身著華服,騎著高頭大馬,迎娶公主。
婚後,聽說張垍與寧親公主夫妻恩愛,小兕也不會有什麼波瀾。
在大唐盛世的輝煌歲月裡,張垍憑藉著卓越的才華以及駙馬的身份,備受唐玄宗的賞識與恩寵。
他被特准在禁中設立內宅,得以時常侍奉在皇帝身側,每日為皇帝撰寫各類文章,成為了宮廷中舉足輕重的人物。
翌日,陽光明媚,宮中一片熱鬧非凡的景象。
唐玄宗心情格外舒暢,興致勃勃地在宮中大擺宴席,邀請滿朝文武群臣共赴盛宴。
一時間,宮中張燈結綵,華燭高照,處處洋溢著喜慶的氛圍。
張垍自然也在受邀之列,他身著華麗的朝服,步伐穩健地步入宴會現場。
宴會上,美酒佳餚琳琅滿目,群臣們歡聲笑語,推杯換盞,氣氛熱烈而融洽。
酒過三巡,唐玄宗興致愈發高漲,目光掃視全場,緩緩開口道:
“今日如此盛會,眾愛卿不妨以今日之景賦詩,為這宴會添些雅趣。”
眾人紛紛領命,一時間,宴會上安靜下來,唯有偶爾傳來的低聲沉吟。
張垍聽聞,微微眯起雙眼,略作思索。
片刻後,他嘴角上揚,露出自信的微笑,伸手拿起毛筆,飽蘸濃墨,在潔白的紙張上揮毫潑墨,寫下:
“金井梧桐秋葉黃,御園嘉宴綻榮光。
瓊漿玉液流華盞,鳳闕龍樓映瑞光。
舞袖輕揚歌盛世,衣冠濟濟頌興邦。
今朝共樂昇平景,千載繁華歲月長。”
又挪用了一首詩,小兕寫給他的,他回憶當初小兕說有個和他同姓名的人所作:
去歲海棠花發日,曾將詩句詠芳妍。
今來花發春依舊,君已雄飛玉案前。
驟隔清塵樞要地,獨攀紅蕊豔陽天。
疏枝高映銀臺月,嫩葉低含綺閣煙。
花落花開懷勝賞,春來春去感流年。
清辭早綴巴人唱,妙翰猶緘蜀國箋。
共仰壯圖方赫耳,自嗟衰鬢轉皤然。
因憑鶯蝶傳訊息,莫望蓬萊有病仙。”
詩成之後,眾人紛紛圍攏過來,仔細品讀。
只見那詩辭藻華麗,用典精妙,意境深遠,將宴會的盛況與大唐的繁榮描繪得淋漓盡致。眾人不禁紛紛點頭稱讚,“張大人果然才思敏捷,此詩當真是妙啊!”
“是啊,這詩韻腳工整,意境更是非凡,我等自愧不如。” 讚揚之聲此起彼伏。
唐玄宗接過詩稿,細細閱讀,臉上的笑容愈發燦爛,連連點頭,大聲說道:
“好詩!好詩!張垍,你果真是才華橫溢,朕甚是歡喜。”
言罷,當即命人取來許多珍玩,賞賜給張垍。張垍連忙跪地謝恩,臉上洋溢著榮耀與自豪。
開元二十六年,張垍以太常少卿的身份進入翰林院,成為學士在翰林院,他結識了許多才華橫溢的文人。
此時,李白初入長安,聽聞張垍的才名與地位,便來到終南山,希望能得到他的舉薦。
這日,李白來到張垍的居所,遞上拜帖。
張垍看了看拜帖,心中有些猶豫。
他雖聽聞李白的詩名,但對其為人並不瞭解。
不過,出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