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隻拳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世間沒有白吃的飯,更沒有白吃的好飯。飯誰吃?自然是能出力的吃。好飯誰吃?當然是更會出力的吃。誰能不能出力,看一眼便知。可哪個更會出力,那就是看個三五眼也說不準了。再說了,你說你看得準,憑什麼讓別人信你?得有個憑證,人人都信的。當然了,是不是自願信的沒關係,只要信了就行。
這獨立山雖大,山中的寶貝雖多,可架不住人也越來越多。上下大小這麼多雙手要拿開銷,怎麼分可就要仔細掂量了。該多拿的決計不能分少了,不該多拿的必定能少不能多了。更不要說,隔個四年、八年的就得孝敬浮空山一筆,這是閒話,暫且不表。
前面講了憑證,那憑證到底為何?明面上的其實就一種,考核罷了。誰考的好,誰吃的好。府有府的考法,署有署的考法,到了學堂裡面自然也有學堂的考法。學署每年分與各層學堂的開銷就那麼些,這體、要、術、器四學誰能教出更多有用之材,誰就能多分些。畢竟學署自家也指著這些仙材在真仙府多說上話,好能多分一些。哪學能幫我多掙,我就多分與哪學,就是這麼個理兒。所以每隔個五年,學署就要在各學堂內考核一次。怎麼個考核法?互相比試。像年試那種,其實對四學強弱還是有所平抑的。可這學署內部,就沒有這麼一說了。有多強就吃多飽,不夠強的就只能喝稀飯,就像如今的體學這樣。戌甲上山後沒多久,就考核了一次,只是當時沒注意到動靜。後來想想,大約就是那段時間過後,趙塚子的性子就更冷了些。在知道戌甲想去那邊學之後,趙塚子明顯流露出憤懣與不滿,想來或許也跟那次考核有些關係。
又到了五年之期,學堂內自然傳開了考核的訊息。風聞這些年大事小災的不斷,所以山上的進項並不太豐富,明裡暗裡爭得也是越來越厲害。就是這學堂之內,都能感覺得出來。這次對練榜的獎勵又略微有些縮水,而戌甲平日旁觀的一些對練,對練雙方的下手也是越來越狠,甚至手段都越來越急迫。藥房內的弟子們,上下出入得越來越頻繁,要乾的的活兒也越來越多,戌甲每次去藥房都被壓上了不少的煉製活兒,有那麼幾次甚至發覺有弟子在暗自發脾氣。也只有體學這兒,本來就分不到什麼,不做指望了,反而不急不躁的。
在山上待久了,訊息通道就多,知道的事兒便更多。有些事兒初次曉得後,能大吃一驚。就說這學署給學堂四學分下來的開銷吧,論比例那比各學弟子的人數還要懸殊。一個器學就佔了將近一半,術學佔三成多,藥學佔一成左右,體學還不知不到有沒有半成。剛進學堂的時候,看到兩邊環境建築之類的差別,還只當是各自風格不同而已,後來才知道這邊是真的沒多少開銷,所以才成了現在這樣子,那邊的繁華甚至奢侈可都是拿開銷堆起來的。富的越富,窮的越窮,而體學越窮就越留不住仙才,越留不住仙才就越爭不來開銷。己層學堂已經沒了體學,庚層的也不像個樣了,辛層這架子還能撐多久就難說。再這麼下去,戌甲都在想體學會不會在獨立山消亡掉。
考核些什麼,按著過去兩次來說,體、術、器三學就是各年齡段弟子的互相比試,而藥學別有考法。這比試跟對練不是一回事兒,對練有好些規矩,一板一眼的,可比試就沒那麼多規矩了,只要不殺傷性命,使些上不得檯面的手段都行。戌甲問過師叔,知道過去幾次考核,體學挑出的弟子總是難求一勝。莫非前陣子師傅讓自己去學符篆,就是為了準備這次比試?幾個師叔卻都覺著很有可能,體學能收到的弟子本就少,再加上來了一兩年就轉修的,現在各年齡段的弟子真是不多。矮子裡拔將軍,拔也會拔到戌甲。
這要跟人比試,戌甲心裡可就太沒底了。幾年過去了,戌甲連場像樣的對練都沒打過。能談得上經驗的也就是在跟師傅、師叔們喂拳的時候學到的那點東西。實際真正面對勢均力敵的對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