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世安侯李講提出“科舉”概念,建議以公開考試的方式,自民間選拔人才,冊封官員。
這絕對是一則重大的訊息,事實上,訊息才傳出去一天,便在大唐遍地開花。
街頭巷尾,到處都是討論這部法律的聲音。
“取士權歸中央,懷牒譜自薦於州縣,不以門第論英雄,唯以成績論成敗?”
公告欄旁,有人手指著上面的字,一個一個的閱讀,結果不僅聲音在抖,手指也在抖。
這是《科舉法》中,最核心的三大特點。
標誌著科舉一旦實行,不僅所有人都能報考,而且將不論出身,不看門第,筆下爭鋒,能者居上!
天知道當普羅大眾,看到這則訊息的時候,是什麼心情?
全都震撼無比,如同被天上掉落的餡餅砸中一般。
從來就沒有人想過,有朝一日朝廷居然會出現這樣的提案!
那種巨大的喜悅,極具衝擊力。
無數人暈頭轉向,如夢似幻般,全身都輕飄飄的,渾然忘了自己是誰。
因為,這部法律若真的透過,那就等同於向底層的人民,開啟了一扇可直通青天的大門。
官場將不再是某些人的自留地,他們這些普通人也能進去施展抱負,揚名立萬了!
一想到那種光明美好的前景,一部分胸有溝壑,有氣吞山河之志的能人異士,血液都彷彿沸騰了,激動萬分。
“這部法,功在千秋,若真能實行,必將打破名門與百姓之間的那堵牆!”
“早就該這樣做了,那些官員,仗著有不錯的家世,不謀實事,尸位素餐,這些年做了多少荒唐事?”
“若從古至今,都是以科舉來選官,何至於這麼多的怨言?大快人心!”
李講所提出的《科舉法》,在民間引起軒然大波,一下就把《三字經》的風頭蓋下去了。
成千上萬的百姓聽說後,皆對《科舉法》拍案叫絕,讚不絕口,大有種將其奉為聖賢的金科玉律的感覺。
只是,真當李講攜著《科舉法》走進朝堂的時候,看到的,卻是截然不同的畫面。
“陛下,微臣反對此法!”
朝堂之上,超過半數的官員群情激憤,慷慨言辭,反對聲如雷。
李講話音剛落,一群人便烏泱泱的跪了下來。
他回頭看去,現在還站著的官員,居然還不足四成!
靖王一黨的附庸走狗反對也就罷了,沒什麼意外的。
對於這些敵人,想必就算李講提議,要給他們送點天材地寶什麼的。
他們也要狐疑半天,懷疑裡面淬了毒,要暗害他們。
而至於往日兩不得罪的中立派,今日也站出面來反對李講的律法。
這也並不稀奇,李講想得出原因。
說來說去,歸根結底,無非就是利益被李講觸動了。
他們出身高貴,能量強大,往往一封輕描淡寫的書信送出去,各地的官員就要賠著笑臉接走他們族中的子弟,還得奉上官職。
這是何等的風光?
何等的愜意?
而李講現在,不僅要剝去他們身上的這一層耀眼的特權。
而且,還要他們與一群普通的老百姓,坐在一間考場,唯才論之。
只有考贏了,榜上有名,才會分配官職。
這算什麼?
說的難聽,直白一點。
簡直就是從他們的手中搶東西,分給那些不認識的平民百姓!
這叫高傲自私的他們如何忍受?
當然要跳出來反對。
“陛下,科舉制弊病諸多,一旦開此先河,必將助長各種歪風邪氣,長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