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豬不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又一家風投找上門了。"蘇曉月拿著一份投資意向書走進實驗室,"這次是晨星資本,他們願意以80億估值入股15。"
林默正在和李明遠討論量子通訊網路的部署方案:"這已經是本週第六家了吧?"
"第七家。"陳芸在電腦前快速統計,"而且規模越來越大。剛才矽谷的紅杉也發來了邀約,說合夥人要親自來談。"
自從量子晶片的突破性進展公佈後,各路資本蜂擁而至。不僅有傳統風投,還有產業基金、戰略投資者紛紛示好。
"投資人下週要來考察。"蘇曉月說,"要準備路演材料了。"
林默放下手中的報告:"這次不搞常規路演。讓他們直接來實驗室看真東西。"
"這麼做風險不小。"楊立提醒道,"核心技術很容易洩露。"
"沒關係。"林默胸有成竹,"真正的技術優勢不是保密,而是創新速度。與其藏著掖著,不如讓他們看看我們的實力。"
李明遠明白了他的用意:"這是要從一群投資人裡找到真正懂技術的?"
"沒錯。"林默說,"我們需要的不是投機資本,而是能理解量子計算價值的長期夥伴。"
很快,參觀方案確定了。不同的投資機構被安排在不同時段,每組不超過三人。實驗室特意準備了幾個技術展示環節。
第一個到訪的是晨星資本。投資總監一進門就開始詢問財務資料和市場預期。
"我們對數字很感興趣。"他說,"能詳細說說未來三年的營收預測嗎?"
林默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帶他們參觀了量子晶片生產線:"您覺得這條線一天能產多少片?"
"呃"投資總監顯然對技術細節一竅不通。
下一組是產業基金的代表。他們問的問題更專業一些,但主要關注成本控制和規模化生產。
"良品率能達到多少?"一位分析師問,"單片成本的下降空間有多大?"
林默讓李明遠演示了最新的量子態調控技術:"這項突破從根本上改變了產品定義,所以傳統的成本模型可能要重新考慮。"
一整天下來,大多數投資者都露出了馬腳。他們更關心短期回報,而不是技術創新的長遠價值。
但也有例外。矽谷來的基金合夥人安德森是量子物理博士,一眼就看出了技術路線的獨特之處。
"這個量子態控制機制太妙了!"他認真研究著實驗資料,"完全開啟了新的應用空間。"
"您是第一個注意到這點的投資人。"林默說。
安德森放下資料:"說實話,我對財務模型不太感興趣。真正打動我的是技術路線圖。你們不是在造一個產品,而是在開創一個新紀元。"
談話進行得很愉快。雙方在技術發展方向上有很多共識,特別是對量子計算在醫療、金融等領域的應用前景。
"投資條件好說。"臨走時安德森說,"但我有個建議:不要讓資本干預技術創新的節奏。"
這正是林默想要的。在其他投資人還在算賬時,真正懂行的人已經看到了更大的圖景。
"還有一件事。"安德森補充道,"我認識幾位量子計算領域的專家,他們對你們的技術路線很感興趣。如果可能的話"
林默立即明白了他的意思:"當然歡迎。技術創新需要更多智慧的碰撞。"
送走了最後一批投資人,團隊開始梳理收穫。除了安德森的基金,還有兩家機構展現出了真正的洞察力。
"該做決定了。"蘇曉月說,"資金需求確實很急迫。"
"不急。"林默說,"比起資金,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更重要。"
正說著,陳芸突然發現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