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公安來抓王老師了(求月票求推薦票哈) (第1/7頁)
全金屬彈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我在1982有個家正文卷174公安來抓王老師了第一天毛利就有一百零二元八角錢,這是開門紅。
訊息當天晚上就傳出去了,島上社員大大的受到了鼓舞:
他們都知道這錢屬於全隊社員,屬於自己。
於是第二天早上到山頂送小海貨的人更多了,斷斷續續的一直有人來,手裡都有個桶。
另外有些人家收的少,便讓孩子上學的時候順便提過來。
王憶起初想把這些原材料標記、稱重、登記,然後按家按戶進行積分,以後可以按照積分來分錢。
但王向紅說用不著這樣,隊裡一直是大集體式工作模式,王家人實在、聽管,沒人會偷懶也沒人會想著佔集體的便宜。
實際上他這麼叮囑王憶有自己的考慮,如果按照每家每戶送來的小海貨來進行社隊企業分紅,那跟大包乾不是沒有區別了?
他還是老一輩思想,只想保下限、不看重上限。
一旦大包乾那就是有人富裕有人窮,而且越富裕的會越富裕、越窮就越窮,這樣一個大集體就自然而然的分裂了。
他不想看到這一幕。
王憶沒去駁斥他的觀點,吃大鍋飯、拿集體工分會增長人的惰性,無法發揮人的積極性。
不過天涯島情況不一樣,就像王向紅說的,王家人實在、勤奮,心往一地聚、勁往一處使。
過去二三十年的大集體日子已經讓他們習慣了先大家後小家、先集體後個人的行事方式,體現在給社隊企業提供海貨這件事上,就是沒人會藏私,都是盡心盡力的去趕海、去尋找小海鮮。
所以王向紅思想保守就保守吧,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愚公才能移山。
上午劉紅梅帶著清理組清理海貨,王憶這邊偶爾過來按比例放入調料進行醃製,另外便是安心上課。
今天的海鮮冷盤更多,他下午就準備問問供銷公司的李臺兩人另外的啤酒銷售地點,然後兵分兩路去賣冷盤。
吃過午飯第二批海鮮冷盤調製出來。
王憶將王新國、王墨斗等幾個機靈的年輕社員叫過來,這就是以後的銷售員了——他總不能一直跟著去縣裡做買賣,沒那精力也沒那時間。
他給青年男女們做培訓,教他們怎麼吆喝、怎麼用塑膠袋進行包裝:
“不用著急,慢慢來,這兩天你們先跟著我去實習,很簡單的事。”
“有人根據客戶要求選冷盤、有人把選出來的冷盤稱重、有人給裝起來、有人算賬收錢找錢,各自負責自己手頭的活就行,別的不用管,所以很輕鬆。”
生產隊不缺人,其實天涯島早就出現了勞動力過剩的問題,船不夠、地又少,這樣好些勞動力是用不起來的。
這也是社員們收入低的原因之一,人多可是生產力差,最終生產結果就少,分到個人手中的錢更少。
所以王憶說社隊企業需要的人多,王向紅立馬按照他要求儘量多調撥了幾個人。
同時他把社隊企業員工額外拿10分紅的政策給取締了,只是把員工們的勞動力全算成強勞力,全拿12個工分。
王憶本想帶著王東峰等人賺個外快,但王向紅的考慮也有道理:
收拾海貨、稱重算賬不是難事,生產隊多數人都能幹,這種情況下員工要是額外拿分紅,那麼其他社員就要有意見了。
對此王憶不反駁他的意見,反正社隊企業還只是個雛形,一切都在摸索試探中,具體營業規則還要後面慢慢補充。
帶上草草培訓出來的一行人,他們再次在下午划船去往海福縣。
這次人可就多了,足足有十五六號人,這都是未來要承擔重任的業務骨幹,不過現在還是實習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