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大的要來了(週末要來了,大家開心) (第1/7頁)
全金屬彈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學生排著隊來用槐花換辣片。
王憶很傻眼。
這麼多人嗎?
辣條和辣片這兩樣東西都是有準入門檻的,味道又麻又辣,對於喜歡重口味的人是美食,如果喜歡清淡那就沒什麼興趣了。
他本來以為這東西只是一些男學生會喜歡——比如王狀元、王凱這一波人,卻沒想到連小女孩們也喜歡。
畢竟再一個這東西是剛出現,學生們應該會有一個接受過程,刺激性這麼強的東西總不能第一口吃下去就上癮了吧?
然而事實便是如此,學生都喜歡,吃一口就想第二口、吃一片就想第二片!
王憶只能猜測這還是時代的問題,他小時候就不太愛吃辣片和辣條,太重口了。
而82年的孩子哪有零嘴?他不來那孩子們能吃到的零嘴只有家裡曬的小魚乾、地瓜幹,要不然等秋天在山上摘點山裡紅、山棗、柿子來過過癮。
相比之下辣片和辣條絕對算是美食,何況這東西味道著實上佳、口感有嚼頭,學生們哪能不喜歡?
並且即使它的口感太重又麻又辣怎麼了?有些口味清淡的確實沒法一口氣吃下,這樣更好,她們帶回家去下飯!
一大包辣片先分完了,剩下是辣條,辣條因為油少和名氣小不如辣片搶手,但是當辣片沒了後他們對辣條一樣熱衷!
頓時山頂上海風一吹都是辣條那刺激的味道,學生們成群的湊在一起吃,bia-ji嘴的聲音和嘶嘶的倒吸涼氣聲不絕於耳。
嚇得歸來的白天鵝不敢落下,叼著魚在空中一個勁的盤旋。
這甚至引來了大人,下工的婦女紛紛來問:“王老師你這裡的辣片和辣條是什麼東西?”
王向紅也來了,披著個外套叼著菸袋杆說道:“滋味兒挺好,挺麻辣。”
王憶還剩下幾根辣條,他分給王向紅和女社員。
王向紅不要,王憶說:“一根一分錢,支書你吃吧,回頭我找秀芳嫂子要。”
這價錢著實不貴。
到來的鳳丫從兜裡摸出一張第一版人民幣說:“王老師這裡收老錢,喏,我在家裡找到的,找你來換。”
王憶一看是伍元的織布券,算是第一版人民幣裡最不值錢的,不過一張也能賣幾百塊,於是他就給了一塊錢。
因為第一版人民幣如今銀行已經不予兌換,而人民幣收藏的風又沒吹到外島來,所以對島上人來說不管錢幣面值多大都沒用,都是廢紙。
這樣王憶便以統一的一元錢換一張的方式進行兌換,他不管額度面值,壹元錢也給換一塊、伍佰元也給換一塊。
實際上島上第一版人民幣不多,大額票更少,除了隊長和黃小花家裡他還沒見過伍拾元以上的幣值。
外島的百姓真是有史以來一直窮!
但島上的社員有親戚,親戚們也有親戚,王憶以他們為基礎進行發動,讓他們去替自己收集第一版人民幣。
鳳丫拿了條辣條小心翼翼塞嘴裡,說:“王老師你找錢吧,支書那根算我的,我請客。”
“就請支書呀。”青嬸子等人嘻嘻哈哈的說笑。
鳳丫豪邁一揮手:“都請,這才有幾分錢!”
王向紅沉著的擺擺手:“不用,讓你們說的,我一個大老爺們出門身上還能沒個幾塊錢?好歹壓壓褲兜子。”
他從兜裡掏出一卷錢,挑了挑拿出一毛錢給王憶:“王老師不用找了,剩下的算小賬。”
鳳丫問:“支書,什麼叫小賬?”
“小費,打賞,以前叫打賞。”王向紅咬了口辣條解釋道,“咱社會主義國家早就沒有這風俗了,不過我聽廣播說外國還有——嘿嘿,王老師你這個辣條是哪裡進的貨?味道挺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