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鬥天鬥地鬥小崽 (第3/3頁)
全金屬彈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的粗糧面不抱希望了。
秀芳剁了菜開始調和餃子餡,她把盆子裡的薺菜團給分了兩份,一份倒了半瓶花生油,另一份只倒了一點油。
拾掇的差不多了,她放下面板開始包水餃:“王老師會擀皮還是會包水餃?”
王憶兩手一攤嘴一張。
會吃。
秀芳明白他的意思後哈哈笑,她抓了一把麵粉攤開說道:“那你可得學,你不會包餃子,以後你媳婦兒可不樂意。”
王憶擼起袖子說道:“行,那我就拜嫂子你為師,跟你學著包水餃。”
秀芳笑道:“跟你開玩笑呢,你要學等咱用特等粉包的時候再上手,這是三等粉,餃子皮沒勁,不好拾掇。”
王憶問道:“咱隊裡每人每年能有多少麥子?”
秀芳輕輕嘆了口氣:“咱島上都是窮地,不長麥子更沒水種水稻,所以吃的是國庫統銷糧,年底每人分二十斤面、二十斤米,平時有統銷指標再買再分,否則就要買議價糧。”
她給王憶介紹。
這兩年因為南疆有戰事,糧食供給緊張,供銷社便給供應了麥子和稻米自己來打磨。
外島人家分到麥子少,這樣磨出的麵粉自己是捨不得吃的,留著伺候客人,做麵條、包水餃、包包子,這都得靠白麵。
即使村裡人吃麵粉,也是吃地瓜面,但地瓜面不黏糊沒有勁頭,不適合包水餃。
如果要用地瓜面包水餃那得用黏筋,所謂黏筋就是用石碾把黏筋草秸碾碎篩出細面,調地瓜面時把它們摻和進去。
但這樣依然不太適合包水餃,還是沒勁,所以餃子餡不能放得太多太滿,否則一下鍋、水一滾就碎了。
秀芳是個能幹的婦女,雙手跟流水線一樣,自己擀皮、自己上餡、自己捏合,很快把一個個餃子包出來了。
她收拾著水餃說道:“王老師你去門口看看,你哥應該快回來了,他回來了咱再下餃子。”
王憶問道:“我哥沒出海?”
“出海了,去扎海參了。”秀芳說道。
王憶疑惑:“那他中午回來吃飯?”
出海幹活路上耗費時間多,一般一出去就是一天,中午帶上乾糧隨便對付兩口即可。
秀芳嘆了口氣說道:“不回來待在外面幹啥?老龍灣現在天天有汽船跑,海水不是個海水樣,上面飄著一層汽油,海水也不是海水味,成了汽油味。”
“這樣海參都給燻死了,沒死的也燻跑了,去一趟扎不著多少參,頂多夠半天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