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老馬憂心忡忡 (第1/2頁)
不過冮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老馬雖然祖籍河東,但爺爺那輩就遷來了古城,在此處開雜貨部,屬於商人世家出身,在老城區有一座祖傳的宅院,和農機廠也就相距一千多米。
連續打了好幾個傳呼,都沒收到我回復,老馬等得心焦,我去的時候,他正在自己家四合院不大的天井中轉圈圈。
我以為老馬會秋後算賬,怪罪我事先沒問他願不願見,就把自己強行介紹給乜小仔那幫南蠻子,沒料到老馬對這件事一字不提,而是再次提出借用我的名字,參與勞司煤礦競標的要求。
這已經是十天之內,老馬第三次向我提出同樣的要求,前兩次,我都以他沒有說明自己的真實用意為由拒絕了,沒想到這位老兄契而不捨,在我把自己的態度表達得那麼明確情況下,還繼續纏著我不放。
不過,今天老馬的態度比前兩次有所進步,在我再次拒絕前,他主動向我透露了很多內幕訊息,解釋自己為啥認準了我。
老馬說,這件事責任重大,不容有任何閃失,他想了很久,把認識的人中,有利用價值的人過了好幾遍篩子,還是認為只有我,才有資格給他幫忙。
老馬錶情很嚴肅,語氣很認真,好像自己真的在完成一項了不得任務似的,讓我感覺他的態度不是在求人,而是在給我施捨恩賜。
我沒有表態,想看一看老馬接下來會怎樣表演。
老馬說,勞司煤礦的情況非常複雜,不真正瞭解內情的人,根本不知道這坑黑水到底有多深。而真正瞭解內情的人,包括自己和勞司煤礦財務科長在內,最多不超過七個人,至少有一半以上的礦務局現任領導班子成員,都不知道勞司煤礦早就是資不抵債的情況,是一個爛得掉了底,什麼東西也不能裝的破籮筐。
我對勞司煤礦的情況瞭解得不多,只知道它已經有二十多年曆史,距離礦務局很近,編制不在正式序列之內,但歷來都由一把手直管,除局長、書記、生產副局長和經營副局長几個主要局領導之外,其他人根本插不進手。
表面上看起來,勞司煤礦的情況還不錯,每年在礦務局職代會上公佈的經營結果,一直都在盈利。雖然只是微利,但在全域性主力生產礦井皆虧損的情況下,這個表現還是很亮眼的。得益於此,身為勞司煤礦礦長的老馬,已經連續五年當選局級勞模,工資級別早就升到副處的天花板。
礦務局系統幹部中,長期流傳著一種說法,說勞司煤礦雖然不在體制內,性質是集體企業,但卻無償佔用了大量國有資產,暗中接受了很多礦務局讓渡的利益,財務報表的數字根本經不起推敲。
坊間傳言,勞司煤礦之所以受到局領導的優待,因為它一直是歷任局領導的小金庫,是提款機,存在的價值,就是為局領導提供服務。
這個傳言我聽到過很多次,但從沒當做事,因為這事和自己離得太遠,八竿子也打不著,不值當上心。
看著老馬凝重的表情和憂心忡忡的模樣,我知道勞司煤礦的事情不簡單,於是打起精神,集中精力聽老馬繼續往下說。
老馬告訴我,外面的傳言都是真的,勞司煤礦確實是歷任局領導的小金庫,主要領導隨便寫張本人簽名的便條,就能從他手裡呼叫十萬以內的現金,如果單筆金額超過十萬,則需要一把手點頭認可。
私設小金庫的情況,在國營企業中非常普遍,幾乎很少有例外。
企業經營過程中,經常發生按規定不能報銷,但又不能支出的費用,領導個人有時也要支出一些工作需要,但沒名堂的錢,比如給上級送禮之類的,也有些領導貪慾比較強,總想給自己創造沒有限制,不會引起關注,方便控制的斂財機會。
國企財務管理制度嚴格,資金支取程式繁瑣,監督制約機制健全,鑽空子的可能性相當有限,違規的風險大,機會成本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