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董卓主政 (第2/4頁)
懶先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樣的小國國君的一舉一動,於是便毫無顧忌的擅自稱王,絲毫不考慮自己國家的弱小實力。之後越制稱王的宋康王見各諸侯國對自己擅自僭越的行為並無反應,於是便更加肆無忌憚,野心也就隨之逐漸的開始膨脹。
公元前286年,宋國發生了一件怪事,有人看到在都城的城邊有一隻山雀生下了一隻鷂鷹。如果這件事放在科學昌明的現代社會,一定會有專家解釋這種小鳥孵卵生大鳥的自然現象,畢竟“鳩佔鵲巢”的典故也不是空穴來風。但是這事偏偏發生在了矇昧無知的戰國時期,因此這件怪事的解釋權便交到了太史(古代官職)的手中。而太史的解釋方式也很特別,直接以卜卦的方式尋找答案,得出的結論是:“大吉之象。小而生大,比霸天下。”瞧這卦辭多麼的合轍押韻,不來一段即興說唱還真是可惜。
面對這合轍押韻的卦辭,一向野心勃勃的宋康王按捺不住早已騷動不已的雄心壯志,於是便毅然決然的開動了戰爭機器,準備開創屬於自己的千秋霸業。首先,宋康王將稱霸的第一個目標定在了一個比宋國還要弱小的滕國,宋康王雖然瘋狂但是起碼還是保持著些許的理智和清醒,至少他知道“柿子要撿軟的捏”。戰爭的結果是毫無懸念的,宋康王順利的吞併了滕國,而隨著滕國的滅亡,宋康王僅存的些許理智也蕩然無存。
之後宋康王便將目光投向了更遠更為遼闊的地方,於是他又起兵向東進攻齊國,奪取五座城池,向南戰勝楚國,佔地方圓三百里,又向西打垮魏國軍隊。一時之間宋國以小霸王的姿態屹立於各諸侯國間,成為了可與齊國、魏國這樣的強國相匹敵的國家,而宋康王由此也對自己成就霸業的道路更加充滿信心。讀到這裡相信廣大讀者普遍會有一個疑問,那就是宋國的實力果真是強盛如此嗎?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宋國之所以能夠接連戰勝齊國、楚國和魏國,究其原因只是因為兩個字——強秦!沒錯,正是因為秦國對各諸侯國連年的攻伐,使得諸如齊、楚、魏這樣的大諸侯國疲於應付,已然沒有精力再處理像宋國發動的這種小規模的衝突,因此宋國也就在一時之間有了和以上三大諸侯國掰手腕的機會。
一時風光無限的宋康王頗有些睥睨天下的氣勢,自信心更是膨脹到了極點,因此他又做出了更為瘋狂的舉動,首先他箭射蒼天、鞭笞大地,砍倒用於祭祀的神壇並付之一炬,以此行動來表示自己的聲威可以震懾天地鬼神,頗有些宇宙八荒唯我獨尊的味道。從這可以看出此時的宋康王心態已經是徹底的飄了。
接著宋康王又在宮室中整夜的飲酒,瘋狂的辦派對,而派對的主題則是歌頌英明神武的好領導——宋康王。於是乎一時間山呼萬歲之聲不絕於耳,很快宮室中的呼聲傳到了宮外,宮外也開始跟著山呼萬歲,緊接著萬歲之聲傳到了民間鄉野。而宋康王也就沉浸在這種山呼海嘯般的歌頌聲中無法自拔,自我催眠般的以為自己真的可以千秋萬載、一統江山。
俗話說:“永遠不要以為你以為的就是你以為的。”所以宋康王以為全國上下共同期盼自己萬歲的稱頌,真實的情況卻是全天下臣民共同咒罵他是像夏桀一樣的暴君,並且稱之為“桀宋”。雖是一字之差,但是國民的憎惡之心卻是一如當初的夏朝。究其原因是宋康王在位期間施行了太多橫徵暴斂、倒行逆施的暴政。歷史有一個神奇的規律,每當一個君王被山呼萬歲之時,往往也是其走向滅亡的起點,這也彷彿是一部頗具諷刺意味的連續劇,在每一個朝代反覆的上演。
就在宋康王在水深火熱的環境中自我陶醉而不自知的時候,懲罰和災禍卻悄然而至,而這次出手正是傳統的諸侯強國——齊國,齊國國君齊湣王趁著宋康王自嗨的功夫,突然起兵征伐宋國,而宋國的百姓已然是離心離德,面對齊國的進攻也不抵抗,紛紛四散奔逃,棄城不守。於是乎國土狹小的宋國彈指間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