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赴任 (第1/3頁)
懶先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透過黃巾作戰,陳琦得了一個南中牧的職位。南中是什麼地方?
南中屬於益州 東漢、三國時期的益州面積很大,包括今日的四川省、貴州省、雲南省大部分,陝西省南部及湖北省、甘肅省各一隅。 領漢中郡、巴郡、廣漢郡、蜀郡、犍為郡、牂柯郡、越巂郡、益州郡、永昌郡、廣漢屬國、蜀郡屬國、犍為屬國、巴東屬國13個郡國。 南中相當今四川省大渡河以南和雲南、貴州兩省。因其地在巴、蜀之南得名。 一般認為南中包括7郡: 元鼎六年(前111) ,漢武帝拜唐蒙為都尉,開牂柯,分犍為郡置牂柯郡。 同年開邛都國置越嶲郡。 元封二年(前109年),以滇池為益州郡,分牂柯郡部分併入益州郡,並置朱提郡。 永平十二年(69年),漢明帝置永昌郡。 蜀漢建興三年(225年)諸葛亮平南中,改南中為建寧,分建寧、越嶲置雲南郡。又分建寧、牂柯置興古郡。 至是南中七郡形成,是為:牂柯、越嶲、朱提、建寧、永昌、雲南、興古。
南中,別稱南蠻,在歷史上指今天的雲南、貴州和四川西南部,位於中國西南部,三國時期,成為蜀漢的一部分。
南中生活著以彝族為主的眾多民族,唐朝時期出現南詔國,宋朝時期有大理國
《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南中諸郡,並皆叛亂。”《魏書·李壽傳》:“ 壽 ,字 武考 。初為 雄 ( 李雄 )大將軍,封 建寧王 ,以南中十二郡為 建寧國 。” 唐王勃 《蜀中九日》詩:“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參閱 晉常璩 《華陽國志·南中志》。
《文選·孫楚》:“南中 呂興 ,深覩天命,蟬蛻內向,願為臣妾。”李善 注引《吳志》:“ 交址郡 吏 呂興 等殺太守 孫諝 ,使使如 魏 。” 宋楊萬里 《明發龍川二絕》之一:“北人不識南中瘴,只到 龍川 指似君。” 清姚衡《寒秀草堂筆記》卷四:“又言 泉州 有紅牙大戟樹,其大數圍,南中之所無,而 泉 人所不知者。”
唐王建 《荊門行》:“南中三月蚊蚋生,黃昏不聞人語聲。” 宋陳善 《捫蝨新語·南地花木北地所無》:“南中花木,有北地所無者,茉莉花、莟笑花、闍提花、渠那異花之類。”《檮杌閒評》第四二回:“那基址正在 嶽墓 之左, 斷橋 之右……真是宇內無雙景,南中第一山。” 清蒲松齡 《聊齋志異·黃英》:“逾歲,春將半,始載南中異卉而歸,於都中設花肆,十日盡售,復歸藝菊。”
所以,陳琦帶著一萬突騎,五千步卒,五千弓手,共計兩萬軍入南中,只要一個處理不好的話,那是要鬧出民族內部矛盾的。所以,陳琦帶著二蒯、陳震、黃忠、紀靈、韓嵩深入不毛,為的就是讓地方百姓活得比之前好一些罷了。
歷史上,平定南中是蜀國穩定後方的軍事策略。南中即今雲南、貴州和四川南部,少數民族眾多,民族關係複雜,交通又極不方便,蜀漢在這裡的控制力很薄弱。夷陵之戰後,劉備於223年4月死於永安。蜀國內部動亂,益州郡(今雲南晉寧)豪族雍闓和彝族首領孟獲起兵反蜀,殺蜀國的永昌郡太守正昂,又逮捕新任太守張裔,並押送給孫權。東吳也乘機趁火打劫,支援他們叛亂。孫權任命雍闓為永昌太守,企圖分裂蜀國。蜀國牂柯(今貴州凱里)太守朱褒、越巂(今四川西昌)彝帥高定元相繼反叛,以響應雍闓。蜀漢面臨喪失南中的危險。在這種情況下,蜀國派鄭芝到吳國通好。224年5月,吳國派張溫出使蜀國,兩國關係進一步密切起來。吳、蜀通好是吳、蜀兩國自關羽被殺和夷陵之戰後兩國惡化的關係重新和好,對兩國共同對付曹魏起了重要作用。蜀國又增兵漢中,以防禦曹魏。經過一段時間準備,蜀國解除了後顧之憂。225年,諸葛亮開始對南中用兵,派馬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