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 收尾 (第2/3頁)
陰九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心很可笑,不由輕笑起來:“這並非一般的治病。這是治療瘟疫。
“事成之後,他們自然能分潤一些制瘟的功勞。而若是懈怠,也自會有人懲戒他們。”張長貴說:“到了江北也要如此。
“制瘟的功勞,不可獨佔,適當時候不妨分潤於他人。這樣能多一些助力,少一些妨礙。”
徐一真想了想。自己雖然對這功勞毫不在意,似乎也確實沒有要分潤出去的想法。
他不由抱拳拱手執弟子禮:“受教。”果然,無論過去還是現代,吃獨食都是不可行的。
村民們聽了張長貴解釋,便也說不出什麼。
他們擔心的不過是自己親人沒人看病,若病情加重了怎麼辦。但既然有縣裡惠民藥局接管,又有功勞,當不會應付他們。
何況兩人畢竟不是普通的大夫,是太醫院的大人,身負聖人囑託,要北上抗疫的。哪是他們小小的村民能妨害的。
知道挽留不住,村民沮喪過後又有另一種情緒湧了上來。
“兩位大人既然北上,不妨就坐我的船吧。”不知是誰突然高喊了一句,立刻引燃了村民的熱情。
“坐我的船吧,我的船大。”
“坐我的船吧,我的船穩。”
既然挽留不住,此次一別再見就要等兩位大人從江北迴來了。
他們不知能否失敗,或者不願去想,或者根本不想。但與村民最樸實的設想,再回來時必然是衣錦還鄉,城裡大官出城門相迎的場面,到時候就更不是他們小老百姓能夠親近的了。
而活命之恩,尤其二十個重病的活命之恩,他們的家屬心中的感激,便無從報答。
無從報答,無法報答,那至少載大人們過河吧。
村民們一下子爭吵起來,擼胳膊挽袖子,就差動手了。
徐一真看著這幅混亂的場面,心中湧起一股暖流。
以前看小說,總看到“他心中湧起一股暖流”之類的話,只覺得矯情,能有什麼事情,能有什麼暖流?怕不是尿炕了吧。
但設身處地了,才發現,那真的是一股暖流,起於心,入於腦,雖在胸中,卻比火更熱,讓整個身子都熨帖起來了。
“哎。”耳邊傳來一聲嘆息。徐一真循聲看去,是秀兒。
“怎麼?”徐一真小聲問。
“真好。”秀兒只說了這兩個詞。
相比頭一次見這場景的徐一真,李中和對這場面則既熟悉又陌生了。
熟悉,是因為他也曾經歷過。而那時候他是主角,是在現在徐一真、張長貴的位置。陌生則是因為,他已經很久沒經歷過了。
這是人們自發地,真心實意的。
因為自發,所以場面顯得混亂。因為真心實意,所以情感直接熱切。
他起自微末,當年初入官場時候未嘗沒有做過一些感動自己,感動眾人的事情。只是在官場摸爬滾打日久,熱心便冷了,熱血便涼了,只剩下鑽營二字。
鑽營不好嗎?不,鑽營能讓他繼續往上爬。而與人心變得更遠。
嘟,嘟,嘟。一聲聲棍子敲擊地面的聲音傳來,人們聽到這個聲音,自覺不自覺的都安靜下來。
人群一起看向聲音的來源。
那裡是一個老人,一個年輕人。
年輕人不認識,老人卻熟悉,正是之前雙腿水腫、腎病嚴重、彎腰駝背、還裹小腳的老人。哦,那不是老人,只是顯得老而已。
“兩位大人有馬車、有隨從、有藥材,豈是你們這些小船能裝得下的?”老人沒說話,年輕人說話了:“兩位大人當做我的船。”
所有人沒再說話,預設了。
次日一大早,收拾好行李的幾人牽著馬車,看到江邊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