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浮華過後只剩虛無 (第1/2頁)
彌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天啟十三年,洛城皇宮內。
陛下與太后的針鋒相對已經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陛下想借沈家來制衡顧家,但沈辭安不想再捲入其中,故而尋了個由頭,帶著孫子沈景玄,經運河走水路到江南遊歷。
一路上走得隨心所欲。但凡遇到相中的地方,便停船上岸,逛遍街頭小巷,飲一壺好酒,喝一壺好茶,好不愜意。
看出沈老侯爺真的在遊山玩水,尾隨他的暗哨分批退去,盯梢的人漸漸少了。
寬闊的江面上,大船穩穩地行駛著,在二層廊前平臺處,端坐著一位年近花甲之人,鬚髮花白,飽滿的臉盤上有著為數不多的滄桑印記,臉頰處略帶紅潤之色,炯炯有神的雙瞳中蘊含著看透塵世的透亮,深紅色的暗花刻絲錦袍襯得他愈發謙和溫潤。
擱在桌上的雙手,摩挲著一塊通體翠綠盈透的玉牌,玉牌的右下側刻著一朵小小的梅花。
兩旁的水聲嘩嘩向後流去,沈辭安腦海中的記憶也順著流水聲往回尋去。
那年侯府後院,初雪後梅花開得盛,暗香浮動,樹下明媚少女那脆生生的聲音,“辭安哥哥,你家後院這株梅花是整個洛城最最好看的,以後每年我都要來賞梅,可好?”
「當然好啊,只要你願意,日日住在府上,才是我最歡喜的。」老侯爺閉上眼睛,將眼底的溼意逼回心裡。
沈辭安與程容舟自小便是太子蕭子洵伴讀。
當時年少,三人間情誼深厚,雖是君臣卻情同手足。
但宮內暗潮湧動,寶豐十八年太子求娶顧家嫡女為太子妃,一步步遠離他們邁向最高處,終於,蕭子洵曲高和寡處,獨獨一人。
寶豐二十八年冬,老皇帝薨,太子順利登基,改年號元合。
從東宮遷入皇宮,朝夕間,他們成了真正的君臣。
元合二年,顧家在朝堂上對沈家咄咄相逼,陛下只冷眼旁觀,心灰意冷後,沈辭安選擇激流勇退,一心當個閒人野鶴。
自此侯府大門緊閉,風光大不如從前,門可羅雀的狀況讓顧太傅安下心來,陛下也不言其它,大家都心知肚明。
元合三年冬,後宮賢貴妃生產時血崩而亡,胎死腹中。顧皇后直接將貴妃房中陪產中所有人即刻處死,貴妃死因蹊蹺卻無人能證。
貴妃娘娘的哥哥程容舟上奏,以顧皇后獨大後宮,一手遮天為由,請求徹查。然陛下對此諱莫如深,前朝後宮無人敢議。
年輕氣盛的程容舟以身體不適為由請辭回青州老宅,陛下直接允了沒有一絲猶豫。
程容舟辭官回青州後,沈辭安擇了時光悄悄去青州探過,程府院門緊閉,下人只說老爺大半時間都在各方雲遊,歸期不定。
沈辭安知道程容舟不想見他,如果那年洛城初雪後,不是他邀請程家兄妹來後院賞梅,容舟的妹妹就不會遇上太子,不會被賜婚,不會在東宮紛爭中被冷落,在無妄山上渡過孤苦的八年,程容舟定是恨透了他。
如果不見面,大家都能各自安好,也沒關係,只要那人能安心入睡,他們也能了此一生。於是,他回了洛城,打消了再來探望老友的心。
元合十四年,皇長子蕭九晟在西境屢獲奇功,平定西北之亂,前朝諫言立儲,皇上終於將蕭九晟立為太子,入主東宮。
春去冬來好幾年後,皇宮中曾與他們一起長大,成為九五至尊的蕭子洵終於撐不住了,身子骨在瑟瑟北風中飄搖著,臨終前的某一晚密詔沈辭安入宮,躺在榻上的他說著長長短短的話,坐在床前錦杌上的沈辭安只默默聽著。當他離開皇上寢殿,東方天邊微微泛著灰白色,快變天了。
蕭九晟即位後,改年號為天啟,沈家在洛城更是沒落了。
天啟三年春,他從暗衛處收到程容舟的密信,短短几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