璨月蝶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明愛醫院距離他們所居住的地方不遠,走路過去也就十來分鐘,昨天有王家夫婦帶著認了路,第二天蘇韻去醫院送蘇阿婆做完檢查後,就趕緊卡著學校下課的時機,跑回了蘇屋邨茶花樓這邊。
&ldo;快!嘉祥按照你的意思,去辦公室纏住鄭sir了,你快跟我來!&rdo;王嘉遽那大嗓門真不是蓋的,老遠就聽到他在街對面喊了。
茶花樓這邊出去不遠就是蘇屋公交總站,往前過了長發街然後再走一段路,便來到了他們所就讀的香江四邑商工總會新會商會學校。
這名字長得有點離譜,一般時候也不會叫全稱,而是都將其簡稱為新會商會學校。
這種一長串校名的原因,則是因為香江的學校分類制度。
香江的小學型別一般分為四個大類:收費的直資小學和私立小學,約小學數量的佔10;餘下的則是免費的官立小學和資助小學,約佔小學數量的90。
直資小學享有部分政府補貼,學費中等,最大的特點就是從小學接中學一條龍就讀,而且接龍的中學也是響噹噹的那幾個中學名校如聖保羅男女中學和拔萃女書院;至於私立小學則完全沒有政府補貼,因此收取的學費比較高,但多數也是相應的直屬或聯絡的一條龍中學名校。
可以說,進了這兩類小學,除了花費頗多之外,升中學基本是不用愁的了,因此是許多中上階層家庭的首選學校。
至於官立小學和資助小學,因為絕大部分辦學資金都是政府補貼,所以則是按照地區分派學位。雖然學生大多數為中下層階級家庭的孩子,但數量夠多其中亦不乏升學率高的知名小學,那些擠不進私立和直資的,就會在其中選擇升學率高的小學名校就讀。
官立小學乃是由教育局管理的公營小學,因此校名多數為&ldo;xx官立小學&rdo;。
最後的資助小學又稱津貼小學,是全香江最多的小學型別,約佔小學數量的80,多數由辦學團體向政府申辦領取辦學津貼,委派校董會負責管理學校。
由於資助小學的校舍是由辦學團體負責興建,因此辦學團體擁有學校的命名權,而蘇韻所就讀的&ldo;香江四邑商工總會新會商會學校&rdo;就是典型的資助小學。
當然,也是典型的垃圾學校,小校舍小教室少學生少,一個年級就開2個班,一個班50來個學生,其中能考上名牌中學的學生或者知名校友更是一隻手就能數完。
跟著王家駒來到辦公室時,裡面除了假裝問問題問得一臉苦相的王嘉祥之外,還有一男一女兩個明顯比他高年級的學生。
&ldo;按規矩是四、五、六年級各選一個人參加組隊賽,你們現在的心情急我也明白,但小四級原本的人選病了,一時間我也找不到其他人……&rdo;
這個時代香江的學校制度沿襲英國教育制度,年級劃分稱呼與大陸不同,小學為小一至小六級,中學不分初高,只稱中一至中五。
一般來說,這個時代大多數人讀完中五,再考完與高考性質相近的會考,就會出國深造或者出來社會工作;若是要考大學,才會繼續升上去讀屬於預科的兩年中六、中七。
時逢暑假將至,說是四、五、六年級,其實也就是現在的三、四、五年級‐‐六年級的學生大多正在忙著升中學考試或者找出路,不可能抽時間出來參加比賽,所以就往下順延了一級。
反正決賽在8月中旬,稱他們為四、五、六年級亦無不可。
蘇韻也是靠著這個原因,以三年級即將升四年級之身勉強搭上了末班車。
&ldo;鄭sir!蘇蘇說她病好了,想要參加那個什麼全港十八區比賽!&rdo;生怕蘇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