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 (第4/5頁)
老是不進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把神奇的武器,真的握在自己手上。
狄烈很有耐心地等楊折衝適應了新武器之後,才告訴他怎麼三點一線地瞄準,以及如何使用瞄準鏡鎖定目標。
換成另一個人的話,光是一個瞄準鏡,就足以讓其暈半天了。不過楊折衝卻是除了狄烈之外,玩瞄準鏡最多的一個,對其效能已相當熟悉,很快便上手了。
看到三百步之外,那螞蟻大小的標靶,在瞄準鏡中,卻大如拳頭。楊折衝對擊中目標,信心十足,只是對這樣超遠的射程,心存疑慮。
三百步!那是神臂弓也遠遠不及的射程啊,大概要使用三弓床弩(宋朝時的大型守城遠端武器,弩臂上安三張超強力弩弓,前端安兩張,後面裝一張,也是前後相對安裝。由於這類床子弩力量更強,所以又叫“八牛弩”,表示用八頭老牛的力量才能拉開它。用人力開弩,一般需二十至一百人。)才能達到這樣的驚人的距離了。不過,用三弓床弩來瞄準射擊三百步外一個人形目標……好象自從床弩發明以來,還沒有人幹過這樣瘋狂而愚蠢的事。
不過在本朝初年,大約在真宗年間,宋遼對峙於澶州城下時,倒是曾經有人幹過這樣瘋狂的事——一夥守城軍士,用三弓床弩發射了一支“一槍三劍箭”(箭桿極其粗壯,鐵製的箭羽,前端裝有巨大的三稜刃鐵鏃,因為它的大小和一般士兵使用的長槍差不多,故名),將三百多步外,在城外視察的遼軍大將蕭達攬一箭穿胸。這個意外事件,也間接促成了宋遼“澶淵之盟”的訂立。
當然,這並不是說三弓床弩真的就能精確狙擊三百步外的人形目標。射殺蕭達攬的那一箭,絕對可以說是空前絕後的千古一擊。如同用大炮來打三百步外的蚊子一樣,機率比中彩票還低,純屬瞎貓碰到死耗子。
狄烈沒有理會楊折衝的疑慮,他在一旁充當了觀察手的角色,測算了距離、風速、溼度、空氣阻力等等因素後,替楊折衝擺好了瞄準位。正準備喊發射的時候,略微遲疑了一下——原裝標準彈的靶場射殺距離,超過六千米。當然,這只是理論資料,是個人怎麼可能打那麼遠的目標。一般正常的狙擊距離就在一千五百米至一千八百米這樣,也有打中二千米以上目標的,那是特例。
而現在使的是復裝彈,無論是火藥的性質、裝藥量、底火發射藥、彈頭及彈殼的質量,都與原裝標準彈有不小的差距,這勢必會影響到子彈的射程、精度與威力。不過,再怎麼差,五百米總該打得到吧,否則這把無論是現在還是未來,都是最先進的“炮狙”,豈不是降格為普遍步槍了!
狄烈深吸一口氣,終於發出了指令:“射擊!就是現在!”
噗!一聲輕微的震響,槍口制退器處噴出一股白氣,強勁的後座力,將毫無經驗的楊折衝震得哎喲直叫喚。如果他不是以俯臥姿射擊,而是以立姿或跪姿射擊的話,多半要跌個跟斗。
不過此時楊折衝已顧不上肩膀的疼痛,急忙從瞄準鏡中看了一下目標,隨即一蹦三尺高:“中了!打中了!”
此時狄烈已抓過狙擊步槍,快速奔向標靶。…;
五百米之外的人形標靶,是用厚達五公分的榆木為裡,內襯皮甲,外面再罩了一件精鐵打製的步人甲。結果這一槍直接洞穿了步人甲,再穿透了皮甲,入木三分後,卡在人形榆木內。
狄烈用力一揮拳,按捺住內心的興奮,用匕首小心地將彈頭挖出來。可以看到彈頭已嚴重變形,甚至爆開了一部分,在著彈點周圍,散佈著細碎的銅屑。如果這個標靶是真人的話,就算這一槍沒打中要害,不至於當場死亡,這些細碎的銅屑,也會在之後的歲月裡,慢慢侵蝕著其生命。
雖然楊折衝還想再來一下,但狄烈卻沒再給他機會。
狄烈親自操槍上場,分別在八百米、一千米以及一千二百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