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頁 (第1/2頁)
劉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中國老百姓是世界最溫順、最好統治的百姓,不到生路全無,絕不會鋌而走險。一旦鋌而走險,他們就會把長期以來壓抑的天性像火山一樣爆發出來,如此,他們的破壞力便不可估量了。
統治階級兼併土地的貪慾,慘無人道的剝削,驕奢淫逸的享樂,將人民逼上絕路。而人民一旦鋌而走險,就會出現大量殺戮,而他們殺戮時外族往往會乘虛而入,最終導致王朝覆滅。最後,就像《紅樓夢》說的那樣,&ldo;白茫茫大地一片乾淨。&rdo;
歷史在殺戮中後退,在殺戮中前行。歷史和人在某種理性造成的非理性的殺戮中尋找著理性。在視人如螻蟻的殺戮中,中國沒有人。有的,只是悽慘而悲涼的歷史的回聲。
其實,張獻忠這樣的沒文化的底層人物才是最容易成為殺人魔王的,而真正的上層人士,受過良好教育的人很少有做出如此為人類不齒的事的。
每個人的靈魂最隱私處總是存在善與惡的碰撞,善大於惡,那麼就是個正常人(不一定是好人,好人需要善遠大於惡)。善只要小於惡,犯渾基因必定像癌細胞那樣蔓延,一個人惡看不出什麼來,如果這個人成了聲震一方的&ldo;起義領袖&rdo;,那麼在他影響下手下上萬人就都&ldo;惡&rdo;了,在張獻忠這樣低智商、沒家教、少理性的人的操控下,必然導致一場不可收拾的人間悲劇。
真正的造反者‐‐賊只在專制制度中,專制制度有賊性才使賊欲與專制制度共存。在民主國家,沒有造反,只有罷工。專制國家則不然,皇帝老賊不死,那麼局勢永遠無法改變,這就有了造反。既然你朱元璋透過暴力革命能奪取政權,那我張獻忠為什麼不能造反?你能革元順帝的命,我為什麼不能革崇禎的命?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於是為了民而換君,便有了無數次改朝換代,才有今天的走向共和。歷史發展到今天,生產力高度發達,糧食產量早已能&ldo;解放&rdo;全人類,可仍然有十億以上的人在挨餓,這就是西方學者說的&ldo;制度性貧困&rdo;。不是財富不夠,而是分配不公,有的富人們寧可將糧食倒進海里或餵狗(當然肯定是名犬)也不給窮人,這是為什麼?因為人的優越感只有在貧富對比差距很大時才能體現,沒有窮哪有富,沒有吃不上飯的怎麼體現我這吃澳洲鮑魚的高貴,這就有了現在的局面,於是乎窮者越來越窮,富者越來越富。至於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則是我們今後要深思的。
附錄 明朝vs日本、明朝vs荷蘭、明朝vs英國、明朝vs西班牙
明亡清興大變局中明朝不僅跟後金、李自成、張獻忠三線作戰,而且還和日本、荷蘭、英國打過仗,並且幾乎都打贏了,這也算得上明末那段悽慘的歷史中少有的亮點,對於明朝與西方殖民者交鋒的這段歷史,其他史書少有涉及,本卷最後,讓我們從明朝在萬曆年間抗倭援朝戰爭結束後與日本在臺灣的衝突開始,重溫這幾段中華民族早期反侵略的輝煌篇章。
(1)最不出名的民族英雄
從1588年參與討伐葉赫部後,沈有容就再也沒露面,估計許多讀者已經忘記他了。1592年,日本豐臣秀吉發動侵略朝鮮的戰爭,沈有容與備倭總經略宋應昌一起出兵朝鮮,但因為與宋應昌不合,於是主動辭職回家。1597年豐臣秀吉第二次出兵朝鮮,這次豐臣秀吉打算南北兩線作戰,從浙江福建登陸夾擊大明,但因種種原因而未能實行。此時的大明與日後甲午戰爭時的清廷不可同日而語,大明在第一時間就得到了豐臣秀吉的計劃,於是萬曆皇帝下令在浙江與福建沿海集結大量水師,嚴陣以待。
福建巡撫金學曾上疏建議,不如動用這些兵力去直接攻擊日本本土,來個圍魏救趙,以迫使日本從朝鮮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