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書院出息了 (第1/2頁)
小杏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衡兒是如何想到要辦孵化社的?”杜衡也給杜衡這提議震驚到,充滿求知地問兒子
“去年初次和許叔合作賣牌兒,點子掙錢。拿到了交子,阿姐講了交子背後的運作,也分析過催生交子的緣由,更帶我討論了,交子於經濟,於國庫三司,於大宋國民的益處,該如何執行,都有大致條理。在反覆翻看這些討論筆記後,我覺得要想規避掉姐姐說的,孵化雞仔進入市場的後續問題,就得防患於未然,一味等朝廷協調,此任縣令心繫百姓還好,若遇上個不開明不懂其中利害的,豈不誤事?”
“阿姐曾曾說過一個小故事,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何故?所以,我就想在孵化進入市場之初,就建立孵化社。作為從事孵化營生的人家,定下統一的標準,一是能統一技術培訓,二能統一管理,三能社團進行調控售賣,把控市場。阿爹說如何?”
杜衡順便把寫好的企劃遞給父親姐姐,一邊講解
杜辰雙手背後,在屋裡踱步
“阿沅怎麼說?”
“甚好!萬事開頭難,好在主動權在咱自己手裡。這技術掌握在自己手裡,也就不怕這許多,按衡哥兒所說,這孵化社的雛形也就是孵化班的諸位同窗,你們商量制定細則。投資開辦孵化場,其實也可說你們這是在搞技術壟斷,簡單來說,就和朝廷壟斷鹽茶鐵這些一個道理。不一樣的是,你們這更民主,很大程度上是在保護體量更小的生意人,其實,就按著現在你們的孵化場去走,聘人來上工就好,包吃住給工錢,倒不必把這技術分散開這麼麻煩,這規矩側重在加盟商這塊兒吧。”
杜沅說的頭頭是道,心裡一邊兒琢磨嘴裡就跟著說了
沉浸在自己現代思維裡頭的她,反應遲鈍地發現兩道目光聚集在自己身上
???她哪兒說錯了?
“不是,你們姐弟誰給我說下,何為經濟?市場,體量,不是,你倆說的字我都知道,組合在一起為父怎麼就聽不懂了?還有,衡兒,把你關於交子的討論筆記給我一份!”
幾人在書房又待了一個多時辰,直到祖母來敲門喊用飯,這才作罷
一晃到了二月初,書院開學啦
慎思班的各位經了半年的學習,不少人都找著了研究方向
班裡除了戚年和陳立對藥學頗感興趣,還有趙遠自負家財頗豐外,再刨開杜沅,紫芝姐弟四人,餘下的同窗都選了種植甘蔗果木,或孵化養殖,或跟著杜老爺子潛心紮根田地,要讓水稻更高產,哦,還有因為去年甘蔗企劃後,對甘蔗念念不忘的,更有對侯師傅手藝感興趣,比如王田,自打他家打出了,交椅的名頭後,在十鎮八縣的都有了名氣。如今不過半年時間,已攢錢翻修了青瓦小築,置了田地,日子越發好過
有了慎思班做範例,後頭的課表,教學安排就有跡可循多了。杜辰把教學安排給聘請的章徐二位夫子細細溝通了,在兩位夫子對著總結出來的,口訣,經驗嘖嘖稱奇,不斷作禮表達對杜秦二位夫子的敬服之意下,耗時頗久地把教學工作安排下去了
“爹,清明的時候,書院辦個蹴鞠賽如何?”
一日午後,父子三人在書房看書,杜沅忽然抬頭提議
“蹴鞠賽?”桌案後的杜辰正提筆回信,朝局艱難,範公等支援改革的重臣忠臣被誣「朋黨」,歐陽公撰文予以反駁,範公上書自認「君子黨」,官家心思難測,諸公艱難啊
“是呀爹,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那會兒正是好時節,書院又都是好年紀的小郎君,哪能一直悶頭讀書,埋首學問!有了強健的體魄,才能可持續地學習更多啊!再說,勞逸結合嘛!”
“好好好,且把賽程安排寫下,遞份企劃來!”
“爹!!您真是好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