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頁 (第1/2頁)
微雲煙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太平可以直接處置張氏兄弟,而對於自己的兩個兄長,太平卻是有些猶豫。作為母親,武則天想要對兒子如何,總算還符合這個時代的禮法觀念,畢竟,她又是父母,又是帝王,自然可以對兒女生殺予奪。而太平卻是妹妹,她若是對兩個兄長太過殘酷,那麼,她的名聲就要變得很糟糕了。所以,要處置李顯和李旦,最好是在武則天還在的時候。
武則天也不希望給女兒留下太多的隱患,因此,在處置了張昌宗和張易之兄弟之後,武則天就在朝堂上表示,李顯這麼多年在房陵不僅沒有反省,反而變本加厲,勾結內臣,意圖顛覆朝堂,罪無可赦,表示要直接賜死李顯。
太平呢,便站出來表示七兄並無此意,無非就是為人裹挾,才做了糊塗事,請母皇饒恕云云。說是求情,其實還是將圖謀不軌的罪名給李顯扣上了。但是武則天的態度卻很堅持。
朝堂上一群人也是嚇了一跳,雖說知道武則天是個心狠的,但是以前的時候,還有很多人幻想著,虎毒不食子,做母親的人總要比父親心腸柔軟一些的,誰能想到,如今定下儲君之後,這位就準備為小女兒掃清障礙了!不過想想也是,李顯再無能,終究佔了年長還有性別的便宜,尤其他本身是李治臨終前冊封的儲君,在禮法上就佔據了優勢,若是不能解決掉李顯,對於太平來說,就是個心腹之患。
所謂唇亡齒寒,另外就是許多人還真是存著一點萬一的指望,因此,這會兒不少人跳出來給李顯求情,武則天卻是冷颼颼地說道:「朕如今還在呢,他就這般按捺不住,朕這把年紀,等朕百年之後,難道還要讓新君忍無可忍,擔負殺兄之名嗎?」
這會兒,一個大臣小心翼翼地出列說道:「陛下所憂,無非便是廬陵王或有不軌之心,以致有蕭牆之禍,不過,為全陛下母子之情,太女兄妹之意,不妨效仿藏王舊事!」
太平也是眼睛一亮,她如今也算是成熟了,這會兒擺出一副泫然欲泣的姿態:「還請母皇三思啊!」
武則天故作猶豫一番,終於鬆了口:「既是如此,不知諸位卿家覺得,廬陵王該冊封到何處啊?」
一個大臣小心翼翼地問道:「不如冊封天南?」
武則天頓時皺起了眉頭,天南跟高原比鄰,回頭這對兄弟聯手,可就要做出不小的勾當了,所以,還是不要給他們犯錯誤的機會了。
另一個大臣猶豫了一番:「如此,不如冊封安東之地?」
比起高原,其實安東的環境要好很多,那裡是真的物產豐富,雖說苦寒了一點,尤其再往北一點,那真是一年裡有半年是冬天,可以說是特別坑,但是,這總比廬陵好吧,那裡種植大豆還有稻米乃至棉花,加上還有一些礦產,這些年,那些世家貴族在那裡不知道賺了多少,將李顯封過去,許多世家還不怎麼樂意呢,因為那幾乎是要從他們口中奪食了。
武則天沉吟了一番,終於點了點頭,說道:「既然如此,那便封李顯為遼王,在安東劃分三郡,為遼王封地!」
下面大臣紛紛下拜:「吾皇聖明!」
李顯的事情解決了,然後就有人想到了李旦,李顯屬於不穩定分子,李旦其實也差不多,這兩位都是做過皇儲,做過皇帝的。李顯自個不省心,李旦是孩子不省心,誰知道回頭李旦會不會有什麼想法呢?因此,最好將李旦也跟著打發出去。
但是,要將李旦打發到什麼地方,就是個問題了,李顯去了東北,李賢在西南,李隆基這貨又在東南,那麼,李旦能去的也就是安西了,為了防止這傢伙跟李賢勾搭上,最好再往西一點,距離李賢起碼得快馬行進十天以上的距離,如此才會比較保險。
李旦這會兒還被關在自個的郡王府裡頭,他這幾年一直在擔驚受怕,這回得了旨意之後,反而是鬆了口氣。他當年也沒打算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