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頁 (第1/2頁)
微雲煙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這樣的情況下,武昭儀自覺勝利是站在自己這一邊的,與此同時,她也已經將李悅當做了自己夾袋裡面的人,哪裡能容得下其他人來覬覦。想著一個李下玉居然都惦記著拉攏人了,武昭儀一方面覺得李下玉愚蠢,另一方面又心生警惕,她覺得,之前還是讓王皇后和蕭淑妃過得太舒服了,以至於她們還有心思在其他地方折騰。
就像是新城公主意識到李悅在人際往來的被動是因為缺少一個靠譜長輩的教導一樣,李治和武昭儀也意識到了這一點,這讓他們有些尷尬,也有少許愧疚,因為這本來應該是他們的責任。李悅身邊的朱娘子和高正固然忠心耿耿,將李悅也一直照顧得很好,但是他們終究只是奴婢,能照顧的也就是李悅的生活,為人處世方面的事情是教不了的。李悅上輩子也缺少了這方面的教育,他的父母在金錢上沒有苛刻他,但是,在人際往來方面,他嚴重缺乏經驗,他自己也明白這一點,這也是他為什麼畢業之後選擇進入一個相對環境比較單純,哪怕薪資低一些單位的緣故,更多的外快,其實來源於網路,隔著一條網線,不管是裝x,還是賣萌,或者是哭窮,大多數人都能揮灑自如,而面對面的情況下,許多事情反而說不出口。
李悅原以為自己是到驪山躲清閒的,結果到了之後才發現,他得承受李治和武昭儀遲來的親情了。這兩位也沒有直接了當地教導李悅遇到事情該怎麼做,遇到什麼人該怎麼說,而是以伴駕的名義讓他留在行宮,如今到了年底,李治就算是不回皇宮,但是該見的人也得見。別的不說,那些入京述職的刺史郡守都督,他若是不見,難道讓他們都去找長孫無忌嗎?他需要透過跟他們的對話,確定他們的立場,對於早就投靠了長孫無忌的,要看能不能離間他們的關係,對於原本中立的,就跌看能不能拉攏過來,至於那些原本就傾向於自己的,他就得給他們一定的好處,讓他們更堅定地站在自己這一邊。
而這些,李悅都是躲在暗中傾聽,聽過之後,若是李治興頭上來了,還會跟李悅解說一番。另外呢,武昭儀也不是無事可做,她已經出了月子,雖說她不是皇后,不能隨意召見那些外命婦,但是,宮裡的主人歸根結底還是李治,這裡又是行宮,王皇后鞭長莫及。李治為了表示自己對武昭儀的看重,遇上一些心腹臣子,就會暗示讓他們的夫人去拜見武昭儀。朝堂上原本就有一些不怎麼得意的人,他們也沒太多的節操,既然跟著武昭儀能討李治喜歡,那麼他們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捷徑,李治甚至只是隨口跟某個臣子說了說,第二天,就有一批命婦過來拜見了。
武昭儀同樣是那般操作,叫李悅在內殿聽著,她在前面招待那些外命婦。李悅在經歷過幾次之後,就真心佩服武昭儀了,武昭儀真的是個聰明人,只需要事先看過一遍,之後,那些命婦乃至她們的丈夫是誰,他們的籍貫來歷,他們的升遷軌跡,都瞭然於心,甚至在跟那些命婦交談的時候,還能提起她們丈夫的一些得意之事,如此,自然是叫這些命婦心中感念。
說白了,能拉下這個面子的,在朝中都是坐冷板凳的那種,她們之前就算是有機會進宮拜見皇后,但是,在王皇后眼裡,只看得見幾個著姓大族的女眷,其他人在她眼裡,那就是透明人。大家都是官家夫人,她們無非就是出身不如人,結果哪怕在品級略高的情況下,都得讓著那些世家出身的,誰也不是天生下賤,願意低人一等。這兩廂一對比,感情上頭立馬就有了偏向。
這些外命婦回去跟丈夫一說,都是覺得武昭儀上位對他們更有利,武昭儀的擁護群體自然又壯大了。
這兩位根本沒意識到,最應該跟著他們學這個的,其實應該是如今的太子李忠,而不是李悅,不過他們兩個其實都沒將李忠當回事。像是為什麼許多人願意投靠武昭儀,不就是因為武昭儀生下了李弘嗎?母以子貴,子以母貴,這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