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老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自家子弟能夠被大醫堂選中,才是最重要的。
大醫堂收徒並沒有限制住一百五十人。
因為來報名的太多了,而且兩位神醫篩選下來,實在捨不得那些不錯的苗子,最後足足錄取了一百六十三人,其中女子四十八人。
其中左家入選三位女子,直接讓左謙笑的嘴都合不上了。
所有弟子,包括前來的一百多個穩婆,都被安置在大醫堂左右的兩個宅子中,而且要求穩婆平時為這些弟子煮飯。
等穩婆的短訓結束後,會有專門配置的下人來照料這些學徒。畢竟這些學徒,最小的只有十三歲,確實無法照料自己。
不過,在招收學徒時,大醫堂就有要求。所有學徒必須在一年內學會照料自己,否則將遣返回家。
報名者絡繹不絕,可那些宣揚蔡家是借收養孤兒名義,搜刮大戶糧食的那些大戶,一片哀嚎。
他們發現,運送到郡府的孤兒,雖然足有一萬三千人,但郡府早已有所安置。
不知道什麼時候,郡府已經把城內的空置大宅,都租借了下來。
所以,那些孤兒並沒有被安置進正在建設中的那個所謂的“孤兒院”,而是分別住進了那些宅院。
城裡住不下的,以管氏為首的一些世家直接出手,把這些孤兒安置在自家在城外的農莊之中。
如此一來,別說安置一萬多孤兒,哪怕是安置五萬孤兒,都沒有問題。
而且管氏還揚言,這是做善事。所以,一旦郡府的糧食不足,管氏和參與的大族自會向郡府捐獻。
張神醫的數位弟子,在一寬闊之處擺上桌子,開始為這些孤兒診脈(防止孤兒中有患者),完成診脈的,馬上去旁邊的郡吏處登記,最後由各個世家直接領走,安置到相應的去處。
一切都是井然有序。
按此發展,怎麼可能還有孤兒凍餓而死?
那些造謠蔡家的大戶,已經發現自己落入彀中。臉面算是丟了個乾淨,而且一年後,他們還得向郡府捐獻糧食。
真不知道這些大戶是怎麼想的,非要往蔡家頭上扣屎盆子,結果咎由自取,反傷自身。
此計為蔡成所出,就是這個時候流傳開的。
有了這近百萬石的糧食做底,孤兒的生存自然不再成問題。
唯一留下的懸念,就是一年後,超過十五歲的孤兒,是否真能自食其力。這也是那些大戶最後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