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老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此時,董卓已經被封為太師。
當然,誰都知道,此時的董卓想封自己什麼,就能封什麼,無非是要皇帝加蓋玉璽罷了。
太師府中,董卓及其手下將領,正圍在輿圖前,討論著聯軍討伐之事。
“這個王匡太可惡。我沒去找他的麻煩,他竟然發出《討賊倡議書》,欲召天下之兵討伐於我。如今,聯軍已過大河,正向旋門關逼近。汝等可有良策?”董卓對聯軍討伐於他,憤憤不平。
“吾有一策,可解此憂。”
說話的是董卓手下第一謀士李儒。
李儒,字文優。本是弘農王劉辯的郎中令,董卓進京後,他馬上投於董卓門下。
不過,這個李儒還是很有本事的,不到半年時間,已經成為董卓手下的第一謀士,也是東漢末年時,可以排名第一的陰狠之文人。
說降呂布,當街拷打張溫,掌控京畿禁軍,讓董卓一言蔽眾……,幾乎董卓做的每件事,身後都有李儒的影子。
為了樹立董卓的威望,李儒為董卓獻上“廢舊立新”之計,“召百官於溫明園中,諭以廢立之事,顯太師權柄”,如此才有劉協上位。
為了試探李儒的忠誠,毒殺劉辯和何太后時,董卓讓李儒送去毒酒。劉辯不喝,李儒就嚴辭威逼,然後親眼看著自己過去的主子,把毒酒喝了下去。
之後,看聯軍勢大,又向董卓獻遷都之策。而且,為了防止洛陽百姓偷逃回歸洛陽,直接建議董卓一把火,把古都洛陽燒成廢墟。
上述種種,可見李儒其人其性。
“文優請講。”董卓對李儒越來越客氣了。
董卓發現,如果沒有李儒,即便他帶兵入京都,也沒有辦法在京都內呼風喚雨,欲取欲求。
董卓手下都是莽夫,有了李儒,董卓覺得自己的天地,驀然間開闊了起來。
“主公請看。”李儒指著輿圖。“聯軍雖從旋門關而來,可王匡卻在孟津渡處佈下重兵。為何?
“這是聯軍想護住他們河內郡的大本營。
“可見,聯軍糧草皆在河內。
“如果我們假意向孟津渡集結重兵,必使王匡認為我等想從陰平、孟津過河,取聯軍後路。
“實則,可派一員上將,率精銳之兵,潛行至小平津渡處,悄然過河,然後曉伏夜行,直撲懷縣,搗毀王匡和聯軍的老巢,盡取其儲備之糧草。
“如此,聯軍不戰而潰矣!”
董卓聽後,雙眼放出異彩。
不與聯軍正面對敵,反而繞遠路,直搗敵巢。
如此奇謀,他自己是如何都想不出來的。
只是,旁邊幾個莽夫卻還是沒有反應過來。
“如此,旋門關方向必然防備空虛。一旦聯軍攻克旋門關,不需兩三日,便可抵洛陽城下。我等又該當如何?”呂布問道。
“奉先勿憂。旋門關哪裡那麼容易攻破?主公只須派一上將,率五千兵馬,鎮守旋門關,且只守不攻。聯軍能奈我何?
“一月之後,他們軍糧盡失,可還能堅持攻打旋門關?”
李儒一席話說得眾將連連點頭。
“太師,我請去守旋門關。”華雄站了出來,一副雄赳赳、氣昂昂的模樣。
“好,旋門關有子建(華雄字),老夫無憂矣!”董卓大喜。
隨後,董卓看著李傕、郭汜、張濟三人。
“稚然(李傕字),季成(張濟字),你二人各率五千精銳,趁夜靠近小平津渡,先派出斥候過河打探,若對岸無兵,爾等趁夜渡河,然後兵分兩路,直撲懷縣。”
“傕\/濟領命!”
“亞多(郭汜字),你率一萬兵馬,進駐陰平,與王匡軍隔河相望,並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