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頁 (第1/2頁)
六喜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顧熙言聞言揚起一抹笑,美目裡流光溢彩,&ldo;我和媽媽想到一塊兒去了。&rdo;
……
今日早朝,金鑾殿上滿朝文武又是一番唇槍舌戰。
朝廷黨爭激烈早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九龍寶座上的皇帝一言未發,神色掩于冕旒冠上垂下的十二串琉璃珠子後,讓人捉摸不透。聽了眾臣的關於編發改革的諫言,皇帝揮袖,點了太子和四皇子出列回話。
太子力推&ldo;緩變&rdo;,大燕朝疆域廣闊,子民眾多,變法涉及領域之廣,並非一朝一夕可以解決。要對歷代積弊進行徹底的變革,談何容易?事情宜緩不宜急。
四皇子則直言&ldo;急變&rdo;,變法改革舉步維艱,失之毫釐,就會舉國大亂、民不聊生。北方五胡十六國雖已招降為屬國,可近年來頗有異動叛黨,若趁變法間隙趁虛而入,豈非引狼入室?若要變,就要連根拔起,斬草除根。
此兩條路子一出,竟是火上澆油一般,翰林掌院學士王敬孚、參知政事胡文忠紛紛出列表態,也不乏部分臣子仍處於觀望狀態。
身為君王,沒有不想流芳百世,揚名萬年的。成安帝重佛尊道,效法自然,在位二十二年已深諳帝王心術。他心中清楚,無論&ldo;緩變&rdo;還是&ldo;急變&rdo;,都利弊互見。變法者註定是孤獨的,稍有不慎便是粉身碎骨,遺臭萬年。
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變,還是不變,誰來變,該怎樣變……這其中諸多問題,都要說個明白。
一群鬚髮皆白的朝臣天天在朝堂吵翻天,今早又是一番論戰。好不容易下了朝,成安帝又宣了一干人等去御書房議事。
變法牽扯到軍機大事,武將裡頭又大多是隻懂得上陣殺敵的宿將,像蕭讓、淮南王這樣半吊子皇子伴讀,竟也算難得的文武雙全的,自然也在議事之列。
等蕭讓出了御書房,又馬不停蹄地掉頭去了三法司,結了手頭上的昭獄的案子,一天折騰下來,他的心情實在算不上好。
等到回府,已經是傍晚時分,蕭讓剛進了凝園,還沒走到正房裡頭,便遠遠聞見一股子香甜的桂花味道。
這味兒和樹上的桂花香味兒又不太一樣,透著一股子甘甜醇香,縈繞不絕。
凝園花廳裡,顧熙言早早地迎在那兒。
蕭讓風塵僕僕的跨進門,不等她行禮,抬手便將人扶起來,&ldo;什麼味兒?竟是如此香甜?&rdo;
一日忙完,晝錦堂下鑰的時候,恰巧是晚膳時分。
晝錦堂一後院兒的丹桂開的實在太好,靛玉早早便惦記上了,一頓軟磨硬泡,終於磨得顧熙言點頭應下,叫廚房裡頭摘了些許丹桂,另做些應景的桂花吃食,也算是得一得雅趣。
顧熙言扶著蕭讓的大手站起身子,見男人深目高眉,鼻樑高挺,俊朗的面容上浮上幾分疑惑,粉唇彎彎,狡黠一笑,&ldo;侯爺不必心急,一會兒便知道了。&rdo;
蕭讓挑起濃眉,頗為玩味的看了顧熙言一眼。
內室裡頭,顧熙言親自服侍著蕭讓脫下官服,換了身群青色常服,又低了頭,仔仔細細的把男人的衣袖捲上去三分。那廂,丫鬟一早便捧上了金盆、皂角胰子來,等著蕭讓淨手。
蕭讓生的高大,略一低頭便能看到身前人兒的發頂。顧熙言專注的挽著男人的衣袖,身上氤氳著一股子玫瑰香味兒,一雙柔夷軟軟綿綿,不時的觸碰到男人的大掌。
溫香軟玉在側,蕭讓被她碰的心癢癢,一伸手便撈住了顧熙言的兩隻小手,握入大掌中,一同伸進了金盆裡。金盆隨之晃了兩晃,溫度適宜的清水私下濺溢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