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部分 (第2/5頁)
淋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暗自焦慮,她覺著李承運肯定是出了什麼自己不知道的變故。
可不管是杜元樸還是符氏兄弟,都沒有打聽到相關的訊息,再加上今日看李承運的岳父談笑自若的模樣,李承運這裡就算出了變故也肯定不是來自於朝堂,那就是家裡?
她試探道:“我想見一見麗姬姑娘,還望給通報一聲。”
那兵士臉色微變,扭頭向旁邊的人求助。
這時候門上管事聞訊出來,聽了文笙的請求,卻道:“麗姬姑娘也不方便見客,顧姑娘您還是過幾天再來吧,不要難為我們這些下人。”
文笙無法,只得掉頭上車。
她這時候已隱隱有了判斷。出事的怕是麗姬。
難道是李承運對麗姬的偏寵終於惹怒了嫡妻,乃至後院的葡萄架倒了?
她突然想起今天在絲桐殿前鳳嵩川說的那句“國公請看,便是此女”。以及當時延國公魯大通那探究的目光。
莫不是魯大通以為李承運如此護著自己,不惜對上鳳嵩川,是因為自己像麗姬那樣,是李承運另外一個新寵?
文笙心中鬱悶,忍不住恨恨地想這便是男人妻妾太多惹下的麻煩,見不著拉倒,她按計劃進行。該如何就如何,不管李承運了,叫這些自詡風流的男人都去死吧。
她回到平安胡同不久。便有將軍府的兵士把玄音閣張貼的成績抄錄回來,李曹和杜元樸拿著過來給文笙道喜。
今天上午的考試,成績達到優等的只有十幾人,下等也不是很多。大部分都在中等。密密麻麻近百人,把負責抄榜的人眼睛都看花了。
優等這十幾人自有文笙在其列,排在第二,第一是那跛足少年項嘉榮,排在她後面的是鍾天政。
文笙見其他幾個也大多在她的預計之內,王光濟的內侄楊蘭逸排在了中等前列。
看過之後,文笙深信這名字的順序是嚴格按照成績來的,記錄曲譜她自覺沒什麼問題。連師父王昔都曾誇過她的耳音和記憶力,那就是最後的糾錯。這曲子本身也是樂師寫出來的,有些地方的對與錯見仁見智,不能要求大家的意見都一致。
明天的考試要帶著琴去,那才是關鍵的一場。
文笙看完之後就把那名單放到了一旁。
她本想好好考慮一下怎麼向建昭帝進言,才能打動那老皇帝,由今天看,二皇子楊昊儉就在旁邊,李承運又不在,到時候是要冒著巨大的風險,可能一句話說得不合那皇帝的意,便會前功盡棄。
可沒多久,門上兵卒來稟報,說有幾個剛得了優等的應考者慕名找來,想和文笙就今日的考題探討切磋一下。
文笙趕緊相迎,請他們進來。
來的有四個人,為首的正是項嘉榮。
項嘉榮如今也是狀元的大熱門,但也許是身有殘疾的緣故,他身上一點傲氣也沒有,見面很客氣,又說他們一行此前去找過鍾天政,可惜沒有找到。
文笙暗忖鍾天政肯定知道同考的人找他,但他所圖的和這些人完全不同,怕是無心應酬才避而不見,當下將他們讓到屋裡就坐,奉上茶。
大家說起今日的考題,曲譜都記得一樣,尋出來的錯各不相同。
項嘉榮特意帶了簫過來,將經他改動過的曲子吹奏了一遍,而後眾人相互印證,爭相借了文笙的琴演練,如此喧鬧了一下午,都覺著受益匪淺。
臨告辭前,項嘉榮感嘆道:“大家往後都是同窗了,待進了玄音閣,希望還能如現在這般時時切磋,不要受什麼春秋大考三年大比的影響。”
眾人紛紛應諾,有人突道:“顧姑娘以後是要去女學的吧。”
文笙含糊笑道:“考完了再說吧,也不一定。”
等這幾人離去,已經差不多快到戌時,這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