彥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老夫人隨便就挑了王家。周氏那時暗自慶幸王家還算好,可吃了一回虧,她自然不願兒子再落到那般境地,如今寧老夫人和兩個嫂子都不提,周氏卻暗自打聽著給兒子說親,對已經出嫁的女兒也多提了一句:&ldo;你哥哥也不小了,熹熹幫娘瞧瞧,哪家姑娘更合適些。&rdo;
第一卷 第七章 與我何干
周氏說著就進屋取了幾張帖子出來,寧熹湊過去一看,是從官媒手裡要來的名帖,簡單記了姑娘家的姓名家世。周氏沒指望自小嬌養的女兒能給出什麼建設性的意見,但孃家遠,兩個嫂嫂她也信不過,能讓她說說的也就是女兒這裡了。
不同於周氏的想法,寧熹還真認真看來一遍。畫像看不出什麼來,性格才藝也沒有更多的參考價值,寧熹看的是註解在旁邊的家世。這年代姑娘養在深閨當中,脾氣秉性都是說成的,尤其做媒婆的,自然要將人好好美化一番,比如任性霸道的叫做性情直率、膽小怯弱的叫做溫柔靦腆,也就從家世父母中能窺見一二。
周氏見寧熹湊過來看,便將帖子放到寧熹面前,他們家的狀況,能有希望結成的,家世不能太高,周氏在這上面也看得開,只是寧琤父子都有將來分出去的想法,周氏是想尋一個能撐門戶的。指著最上面的一個,道:&ldo;熹熹你看這位,這位姑娘家世雖然普通,可父親常年在外,與母親一起將弟妹養大,可見是有責任心有能力的……&rdo;
&ldo;娘,你忘了,老夫人也是這樣的。&rdo;寧熹毫不留情的打擊,原主出門交際宴飲的機會不多,但也偶爾隨母親出門視察手下的生意,而原主雖不及周氏精明,記性卻一向好,這位姑娘寧熹恰好印象深刻。這位姑娘的母親常做了針線賣給周氏名下的繡樓,家世差點沒關係,自己做針線換錢也是好的,可有回市場價走低,給的錢少了,那位姑娘可是與她母親一起在繡樓撒潑的。
周氏想到寧老夫人頭皮一跳,連忙將名帖往旁邊一扔,原本看好的是再不提了。往下將幾張名帖翻了一回,不用寧熹說,周氏自己就挑出許多毛病,嘆了口氣,道:&ldo;這可怎麼辦才好?你哥哥年紀不小了也耽擱不起啊!&rdo;
寧熹嘆了口氣,道:&ldo;娘,憑什麼哥哥就得避著他們降低要求娶妻?他們能攪黃哥哥的親事,咱們不能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嗎?左右哥哥年紀又不大,咱們耗得起!&rdo;
周氏原本還是惆悵,聽寧熹的話突然醒悟過來,沉聲道:&ldo;熹熹說得對,咱們憑什麼非得避著他們,左右咱們拿得出聘禮!&rdo;
寧熹滿意的點點頭,周氏不是懦弱,只是多年了,不願與人胡攪蠻纏,竟然都忘了這是兒女的終生大事,可不是幾口點心、幾件衣裳首飾、幾間屋子,哪有退讓避開的道理。想到這裡,周氏又後悔了,她若是早些想明白這點,又怎麼會任由寧老夫人給寧熹定親,以至於發生後來許多事!宋縝確實無論各方面都好,可孃家不夠強,她時時擔心寧熹在宋家受委屈。
寧熹沒想到周氏又從這事聯想到她身上來了,幫著周氏將散亂的名帖收好,那邊也來人喊她們過去用膳,周氏壓下心裡的思緒,替寧熹理了理衣裳,帶著寧熹去前面用膳。
宴席上再看到寧思時,寧思已經重新梳洗整理過,臉上雖然沒有十分高興的模樣,但也冷靜下來了,只端著茶杯不說話。寧熹和周氏坐下,旁邊還空著兩個位置,是二夫人蔣氏和十姑娘寧珍的位置。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