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兩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深夜,月色幽黯,西風低吟。
荒蕪的山崗上,卻還站著兩個人。
這二人,一個佩刀,一個攜劍,四目而對,佇立不語。
那刀,是倭刀,也就是比較下品的日本刀,多為流浪武士所用。
朙時,威海衛一代常有來自東瀛的倭寇或海盜活動,所以無論官軍還是老百姓對這種刀也都很熟悉了。
相對而言,比較上品日本刀或者說武士刀在那時的大朙國境內倒是極為罕見,因為那種刀一般只有日本國內的名門貴族們才有,而那幫有錢有名望的武士自沒有理由千里迢迢跑來大朙當強盜。
那劍呢,是柄長劍,比一般的劍要長了近一倍有餘。
用這種劍走江湖的人,無疑也是個有字號的人物。
“擎天劍”方驚海——光看他這綽號和名字,就感覺有點厲害吧?
但其實不是……
這位方兄既無力擎天,也不能驚海,他的劍法只能說普普通通,勉強算是二流偏上的水平吧。
只不過,他仗著兵器獨特,可能會比那些與他同級別的劍客要更難對付一些。
而他的對手就不同了。
那名“倭刀客”,用中原武林的標準來說,至少也是個準一流的高手,且在兵器上,他也是佔優的。
可能有人會奇怪了,不是說他用的是下品武士刀嗎?怎麼對上這人家這獨門的長劍還有優勢了呢?
列位,我說“下品”,那是縱向比較……倘若和其他兵器作橫向比較的話,倭刀的效能可比中原武林常見的那些刀劍好多了,當然,成本也高得多——撇開工藝不談,只說打造一把日本刀所需的物料資源,就足夠打出數把普通的刀劍;這之外,武士刀還有高昂的後續保養成本,考究點的得定期上松油,不是沾點水隨便磨兩下就行的。
這種兵器,除了當收藏品之外,在實戰中幾乎就是專門為了單打獨鬥或小規模步戰而誕生的馬戰裡基本沒用,還不如最普通的長柄武器,縱是下品的倭刀,其輕盈、堅韌、鋒利的效能,也是中原的凡品兵器無法比擬的……二者相爭,通常的結果就是後者“長兵不捷,短兵不接,身多兩斷”。
方驚海那劍呢,本身就比一般的劍長,其韌度卻又不及槍矛棍棒……一旦對上倭刀,五擊之內絕對會被劈斷。
當然……他可不知道這點。
假如方驚海對眼前這對手的實力或者兵器的差距有點概念,或許今晚他就不會來了。
他來,無非是因為他覺得自己會贏。
那你要問他有什麼非來不可的理由嗎?有,也沒有……
說沒有,是因為他和對手無冤無仇,素昧平生。
說有,便還是那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身為一名劍客,當有人向你提出挑戰,要與你分個高低時,你是不能隨便拒絕的。
除非對方的名聲或武功與你差距很大,否則你的拒絕就可以視為是一種退縮,而在江湖上,有時一次簡單的退縮,就可能讓你從此都無法立足。
“你就是寺島康平?”對峙了片刻後,還是方驚海先打破了沉默。
他的語氣帶著幾分傲然,很顯然這時的他仍覺得自己比對手要強。
“正是。”寺島是地道的東瀛人,不過他和中原人打交道的日子已不算短了,所以儘管他的口音比較重,但中原話說的還算不錯。
“我聽說……這兩個月來,你已斬了十五名我中原武林的劍客,還奪了他們的劍?”方驚海又道。
“不錯。”寺島回道。
“我能問問這是為什麼嗎?”方驚海道。
“受人所託。”寺島回道。
“哦?”方驚海道,“那我能問問你是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