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龜Revo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皇極殿右廂房,申時二刻(下午3:30)

帝師孫承宗下課了。

之所以說孫承宗是帝師,是因為孫承宗同樣是朱常洛的老師。只不過朱常洛上孫老師課的時候,歲數已經很大了。

萬曆四十二年,孫承宗調任詹事府諭德,任太子講師。這一年朱常洛三十三歲。

從朱常洛把朱由校接走那天起,他就一直和兩個皇子一起上孫老師的課。雖然他只上半個時辰就會走,但他每天都來,風雨無阻。

朱常洛從不檢查兩個孩子的功課,因為這是孫老師和侍讀太監的工作,他只需要接收匯總上來的訊息就好。如果朱常洛因為課業的問題找上某位皇子,那就不是批評兩句能完事兒的了。

皇五子朱由檢體驗過一回。但皇帝對皇子的處罰倒也不是廷杖之類的變態東西,如果真上廷杖,那就不是體罰而是家暴了。

他命令朱由檢將落下的功課抄十遍,抄完才準睡覺。而在朱由檢抄書的時候,朱常洛也把朱由檢的功課抄了二十遍。這樣一來,朱由檢睡了他還沒睡。

“子不教,父之過”。有過就要受罰。

第二天,朱由檢被揍了一頓,不過揍他的不是父皇而是皇兄。

“吾師。”朱常洛掏出幾張紙遞給孫承宗。

“皇上,這些符號是什麼?”孫承宗是萬曆三十二年的榜眼,但他看不懂紙上的東西。

“阿拉伯數字。”朱常洛回答道。

所謂的阿拉伯數字實際上是印度發明的。傳到阿拉伯之後得到了阿拉伯人的改良。

最早的印度數字在公元8世紀就隨著“佛學東漸”傳入中國,但並未被接納。公元十三到十四世紀之間,改良後的阿拉伯數字由伊斯蘭教徒帶入中國,同樣未被採納。

明末清初,以徐光啟(天主教徒)為代表的明朝學者,開始大量翻譯西方的數學著作,但是書中的阿拉伯數字仍被視作外文而翻譯為漢字數字。

這是為什麼呢?因為科學不等於技術,技術不等於實力。科學要變成技術再變成實力是需要很長時間的。而人們在選擇知識時,往往不以科學為準,而以實力為要。

跟我大唐比起來,沒有統一的天竺算什麼東西?

跟我大元、大明比起來,阿拉伯、歐羅巴這些海外夷狄又在地圖上的哪個角落?

中國很早就發明出了算籌、算盤這些在當時非常先進的計算工具,所以中國的工藝水平長期領先於世界。但領先的不會永遠領先,落後的也不一定真正落後。正是這些先進的工具,限制了中國數學的進一步發展。

直到十九世紀末,用數學“武裝”的大炮(彈道、火藥配比的精準計算)轟開帝制中國的大門,人們才開始正式使用這個早在一千年前就進入這片土地的科學方法。

“這是朕在文淵閣裡找到的。”朱常洛扯了個謊。他沒去文淵閣。

“臣不明白皇上的意思。”孫承宗疑惑道。

“朕想要推廣這套數字,以及這個名為‘四則運算’的算術。”朱常洛回答道。

“聖上可以下一道聖旨。但恕臣直言,這不會有用。”孫承宗直言道。

“為什麼?”朱常洛不解。

“因為沒地方用,用得上算術的地方都有算盤和算籌,人們不會因為一道聖旨就棄用它們,除非聖上派遣錦衣衛用刀子強迫天下人使用。但這絕不是善政,會出大亂子的。先帝朝的礦稅監之禍還歷歷在目啊。”

因為帝師的身份,孫承宗從來不在諫言的時候藏著掖著,有什麼他就說什麼。他也不像楊漣那樣說兩句就要跪一下。“而且臣不明白這種阿拉白算術有什麼地方比得上我大明的算術。”

“用這個算得快,還能直觀地保留計算過程,方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王妃已經在牆上掛三天了,但沒事

王妃已經在牆上掛三天了,但沒事

我不是浮萍
關於王妃已經在牆上掛三天了,但沒事: 落雁霜穿成了倒黴王妃,穿的時候還掛在城牆上,不過沒事,反正她有系統,死不了,根本死不了。小劇場:落雁霜的兩種狀態:沒任務的時候:躺平擺爛,愛咋咋地。有任務的時候(任務與男主無關):“報個位置,我馬上去。”PS:本文是沙雕文,不是正經文,只有開頭相對正經,介意慎入。#完結老書#
歷史 連載 31萬字
我的諸天無限流,從要你狗命開始

我的諸天無限流,從要你狗命開始

欠費可樂
關於我的諸天無限流,從要你狗命開始: 某天,秦朕收到通知,他成為一款新遊戲的‘內測玩家’!懷著激動與忐忑的心情,他登入了這款名為虛擬現實遊戲。第一次遊戲,他就進入到‘要你狗命’系列電影世界中。運氣不錯,這部劇他熟啊!好訊息!遊戲世界過於真實!壞訊息!一旦開始就不能中途退出!秦朕:(?ò?ó)淦!好不容易把第一個遊戲世界通關。在這個過程中他發現了一個令人驚掉下巴的事實!這款所謂的虛擬遊戲,卻是一個
歷史 連載 10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