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頁 (第2/2頁)
[俄]尼·伊·雷日科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儘管我對科爾賓個人和他的工作經歷十分敬重,但過去和現在我都一直認為,戈巴契夫、利哈喬夫和當時政治局對他的這次任命,顯然沒有經過深思熟慮。而且一反幾十年的傳統,派往加盟共和國任最高職務的竟是一位俄羅斯人,一位在哈薩克實際無人知曉的人。科爾賓和庫納耶夫不同,他只是在工作過的地區才有名氣和威望,雖說他也是蘇共中央委員和最高蘇維埃代表。而在此前,作為蘇聯最大的共和國之一,哈薩克在蘇共中央政治局的代表是共和國的黨中央第一書記,這對於該黨不僅具有道德心理意義,而且有極為重要的組織政治意義。很自然,這一措施不能不在哈薩克領導層中引發負面的反應。
不過,戈巴契夫及其一夥對黨的領導,其主要的和非常嚴重的錯誤還在於另一方面:在他們所宣稱的新條件下,工作中所採取的,卻完全是幹部政策的老套套,這套辦法在當時不能不引起眾怒,尤其是在民族共和國。
事實上中央總書記向全國和全世界大肆宣揚自己的改革和公開性政策已將近兩年,千方百計地鼓勵意見的多元化等等,而自己用的卻是非常官僚主義的陳舊的方法。他根本沒同共和國的領導、共和國黨組織的積極分子討論過,更沒有同人民商量過。
大家是在哈薩克黨中央全會上才知道,共和國要換新領導了:蘇共中央書記拉祖莫夫斯基宣佈庫納耶夫辭職‐‐當然是&ldo;本人申請&rdo;,並代表黨的領導人和黨中央委員會推薦科爾賓任共和國黨的第一書記。與會者當然也就遵守黨的紀律,唯命是從地投票透過了推薦的人選。但是,正是我在這一章開頭提到的完成這一程式的18分鐘,破壞了哈薩克的安定局面,推動了類似事件後來在其他蘇聯加盟共和國的發生。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