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收網(一) (第1/2頁)
才不是鴿子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戰一觸即發,三十萬梁軍化作一個U型的口袋,將鳳翔城包了起來,帶口並沒有封緊。
這是一個經典的攻城謀略,圍三缺一。
圍三缺一實際上取的就是字面意思,包圍三面,敞開一面,預設伏兵,誘迫敵人出逃,將其殲滅於運動之中的戰法。
多用於對敵方固守的城鎮或其他據點實施圍攻時,為縮短作戰程序,減少消耗和傷亡,進攻軍隊採取三面包圍,一面放開,誘孤立之敵以突圍,然後殲敵於預設的伏擊地區的戰法,較單純的攻堅戰更能見效。
為什麼說較單純的攻堅戰更能見效呢?
因為圍三缺一是個陽謀,與其說是在攻城,倒不如說是在攻心,讓守城之人時刻能看見一條退路,而放棄死守城池的想法。
儘管大家都知道敵人在那條退路上設有埋伏,但相較於其他三面敵人鍥而不捨的猛攻,在大多數人眼中,顯然還是這條危機四伏的退路更有機會一些。
鳳翔城內儘管人心惶惶,但能夠知道內情的人都知道,這是梁軍的死期將至的前兆。
有這些人在全力奔波,軍心與民心倒還算得上穩定。
但這只是暫時的,如果城外的梁軍久久不退,城中人心的恐慌遲早會發展到一個人為不可控的地步。
這是個不可忽視的問題,卻不是個值得擔憂的問題,這只是計劃中的一環而已。
梁軍猛攻了兩天一夜之後,不得不緩下攻城的節奏,變成三面城牆隨機進攻,能夠讓自身得到充分休息時間,養精蓄銳的同時,也能讓岐國持續保持警惕,消耗其精力。
沒辦法,士卒們又不是給口吃的就能生龍活虎的戰爭機器,他們是活生生的人,他們的精神也是會疲憊的。
這兩天一夜下來,梁軍的損失也不少,也是該慢下來,好好分析一下當前攻城時所遇到的問題,重新準備進攻的策略了。
在沒有熱武器出現的冷兵器戰場,攻城是一項細活,正兒八經的攻城就沒有不付出代價的,而如何把代價控制到最小,是一門相當深厚的學問。
這裡邊沒有什麼攻略可以研究,純靠個人經驗的積累。
朱友謙站在一張垂直展開的鳳翔城防圖面前,一雙濃眉緊緊皺起,下邊的眼睛糊上了一圈黑影,看的出來他休息的並不好。
他沒時間休息,這兩天一夜裡他需要時刻清醒,以便掌控全域性。
他很清楚,這一戰便是大梁的國戰,勝則大梁贏得喘息的機會,敗則大梁亡國。
即便是得勝,每減少一分消耗,便是為大梁更多的儲存一分國力,所以即便能勝,也要儘量的減少消耗,這便是朱友謙所頭疼的地方。
但打到今天,他又發現了一個新的問題。
岐國的兵力不太對勁,在這段時間的攻城戰裡,鳳翔守城計程車卒,竟然有種疲於奔命的感覺。
這很不對勁,就像梁國岐國的三十萬大軍之前並沒有多少損失一樣,岐國的十萬軍隊同樣也是沒有多少損失的。
可現在據他的估算,鳳翔守城之軍不會超過五萬,那麼還有五萬岐軍去哪了?
不用多想,肯定是藏在城外了。
五萬岐軍想要硬憾大梁三十萬大軍,肯定是不會存在有任何的希望的,這一點只要腦子稍微正常點的都能想的明白。
朱友謙不覺得岐軍得那位神秘的諸軍都指揮使會看不明白,畢竟從之前那人與楊師厚之間的博弈來看,那人堪稱料事如神。
如果是那人,又會怎樣利用這支奇兵呢?
朱友謙嘗試站在姜雲卿的角度去思考問題,雙眼偏向了鳳翔城防圖旁邊的另一幅垂直展開的圖紙,那是大梁的軍營佈防圖。
當軍隊的規模達到一定的程度,在安營紮寨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