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皆由因緣合 (第2/3頁)
一群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遲疑:“瑛姑若是見了一燈和裘千仞,喪子之仇湧上心頭,難免傷心。”說道:“嫂子,瑾兒,你們就在此處玩耍,千萬莫要下山去。”
瑛姑微微一笑,說道:“我知道啦,你該好好哄哄莫愁妹子才是,莫要讓她傷心。”
易逐雲應了一聲,身影晃處,一把將綠萼抱起來,飛奔下山。
莫愁啐了一口,叫道:“你個沒心肝的,不管我了麼?”
施展輕功,追下山去,她雖懷有身孕,不宜與人拼鬥,但輕功卻絲毫不減,洪凌波和沙通天等人都追趕不上。
綠萼在易逐雲懷中,乖巧得很,柔聲道:“易大哥,我自己能走,不用抱的。”
易逐雲便低聲將裘千仞作惡多端、殺害瑛姑幼子之事說了,讓她提前有個心理準備。綠萼甚是驚愕,忙問緣由,易逐雲也如實相告。綠萼心下黯然,若有所思,一時間默默不語。
到得山腳,果見一個白衣白眉僧人,還有一個黑衣僧人,顯然便是一燈大師段皇爺和裘千仞。
旁邊另有一個黃衣僧人,正是智緣。
易逐雲快步奔上前去,將綠萼放下,抬眼望向一燈大師,只見他笑容和煦,滿眼皆是慈悲之色,一看便是得道高僧的風範。
再瞧那裘千仞,眉間卻透著一股凜然殺氣,瞧著就讓人不寒而慄。
易逐雲對著一燈大師行了一禮,道:“晚輩易逐雲,見過前輩!”
一燈大師伸手輕輕托住,微微一笑,道:“施主不必多禮。”
易逐雲又朝智緣微笑說道:“智緣兄,好久不見!”
智緣雙手合十,微笑道:“易少俠,貧僧幸得你指點,方能拜得真正高僧為師,阿彌陀佛。”
數十年前,裘千仞偷偷潛入大理皇宮,打傷了瑛姑的孩子。他打的主意,是想讓段皇爺耗費內力救孩子,好讓段皇爺沒法以全盛狀態去參加華山論劍。那時劉瑛姑還是段皇爺的貴妃,可那孩子卻是瑛姑和周伯通所生。
段皇爺因妒未出手相救,那孩子就這麼夭折了。段皇爺後來滿心愧疚,便出家做了和尚,也就是如今的一燈大師。
第二次華山論劍時,裘千仞見洪七公要取自己性命,趕忙拜一燈大師為師,這才保住了性命,法號慈恩。
慈恩早年壞事做盡,濫殺無辜,罪孽深重,雖說跟隨一燈大師多年,日夜聽誦佛經,但心中戾氣始終難以消除。
再說智緣,本是密宗弟子,跟著蒙軍入侵大宋。蒙軍在大勝關吃了大敗仗,智緣便投降了。
智緣一心向佛,只是之前在密宗被引入了歧途,好在還沒徹底墮落。
他從易逐雲口中得知一燈大師是真正的高僧,便在朱子柳的引薦下,拜了一燈大師為師,從此誠心禮佛。
師徒三人隱居在這荊湖北路的冰心齋,平日裡唸經禮佛、種花種草,倒也過得怡然自得。
忽有一日,冰心齋來了不速之客,正是李莫愁和她的徒弟們。
莫愁對和尚沒什麼好感,覺得他們都是些虛偽之徒。她不認得一燈大師,卻認得智緣,想起當初智緣和霍都在晉地搶奪瑾兒,雖說知道智緣已經投降大宋,但怒氣難抑,當下就出言威脅:“三個賊禿,這地方歸我了,你們乖乖滾下山去,不然本姑娘把你們全宰了。”
慈恩一聽,頓時大怒,當即就要出手教訓李莫愁,一燈大師卻趕忙阻攔,說道:“不怒不怨,不求不執,心無掛礙,自在安然。慈恩,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你可明白?”
莫愁笑道:“你這老和尚,倒還識趣!”
一燈大師雙手合十,微笑道:“施主,盼你住得安心。”
遂將冰心齋讓給了莫愁等人,帶著慈恩與智緣下了山,隨便找了個地方住下。
後來莫愁等人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