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吃竹筍雞的王世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模擬穿越實驗的成功,讓聯盟上下沉浸在喜悅之中,林羽和他的科研團隊也成為了眾人矚目的焦點。然而,林羽清楚,這只是漫長科研道路上的一個里程碑,真正的挑戰或許才剛剛開始。
為了進一步完善穿越黑洞通道的技術,科研團隊對模擬飛船收集到的資料進行了反覆分析。在一次深入的資料研討會上,年輕的科學家趙陽突然有了一個驚人的發現:“大家看,這些資料表明,黑洞通道記憶體在著一些微小的能量節點,它們似乎與周圍的能量場有著特殊的關聯。如果我們能夠利用這些節點,或許可以進一步穩定飛船在通道內的航行。”
這個發現立刻引起了科研團隊的高度關注。林羽看著資料圖表,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這是一個重大發現!如果我們能掌握這些能量節點的規律,不僅能提高穿越的安全性,還可能為我們開闢新的研究方向。”
於是,科研團隊迅速調整研究方向,集中精力研究這些能量節點。他們利用先進的探測裝置,對模擬黑洞通道進行了更細緻的掃描,試圖獲取更多關於能量節點的資訊。經過數週的努力,他們終於繪製出了能量節點在黑洞通道內的分佈圖譜,並初步掌握了它們的能量特性。
與此同時,聯盟議會為了表彰科研團隊的卓越貢獻,決定為他們提供更多的資源和支援。這使得科研團隊能夠開展更大型、更復雜的實驗。在一次利用巨型粒子對撞機模擬黑洞通道能量環境的實驗中,科研團隊發現了能量節點之間存在著一種微妙的能量傳輸機制。透過這種機制,能量可以在節點之間快速傳遞,形成一種穩定的能量網路。
這一發現讓科研團隊看到了新的希望。他們開始嘗試利用這種能量傳輸機制,設計一種全新的能量護盾系統。這種護盾系統可以利用能量節點的能量,在飛船周圍形成一個強大的防護屏障,有效抵禦黑洞通道內的引力和能量風暴。
在緊張的研發過程中,科研團隊遇到了一個棘手的問題:如何將能量節點的能量穩定地引入飛船的護盾系統。經過多次嘗試,他們發現傳統的能量傳輸材料無法承受能量節點的強大能量,容易在傳輸過程中發生能量洩漏和裝置損壞。
面對這個難題,林羽再次組織科研團隊進行頭腦風暴。在激烈的討論中,張博士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設想:“我們可以嘗試使用一種新型的奈米複合材料,這種材料具有極高的能量傳導效率和穩定性。雖然目前還沒有在這種高能量環境下使用的先例,但我們可以對其進行針對性的改進。”
科研團隊決定採納張博士的建議,開始對奈米複合材料進行研究和改進。經過無數次的實驗和最佳化,他們終於成功地研發出一種能夠適應黑洞通道能量環境的新型奈米複合材料。這種材料不僅能夠穩定地傳輸能量節點的能量,還具有自我修復的功能,大大提高了能量護盾系統的可靠性。
隨著能量護盾系統的逐漸完善,科研團隊開始進行一系列的模擬測試。在模擬測試中,新型能量護盾系統表現出色,成功地抵禦了各種高強度的能量衝擊和引力干擾。這讓科研團隊對未來的真實穿越實驗充滿了信心。
然而,就在科研團隊為能量護盾系統的成功而慶祝時,聯盟邊境又傳來了新的訊息。在一次常規的星際巡邏中,巡邏艦隊發現了一個神秘的宇宙訊號源。這個訊號源發出的訊號頻率非常特殊,與以往發現的任何訊號都不同。
林羽得知這一訊息後,意識到這個神秘訊號源可能與黑洞通道或者宇宙的未知奧秘有關。他立即向聯盟議會申請,帶領一支科研考察隊前往訊號源所在的區域進行調查。
經過漫長的星際航行,科研考察隊終於抵達了訊號源附近。當他們靠近訊號源時,發現這是一個巨大的、散發著奇異光芒的天體。這個天體的表面佈滿了各種複雜的紋路和能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