喲吼吼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近來長崎多了一些倭國行腳商,在這裡也能被叫為貨郎。
他們用扁擔挑著各種草料竹條編織的貨物,多是日常用品,也有和其他倭民以物易物換來的東西。
從一個村落到另一個村落,一開始,他們售賣的都是自己做的手工品,到最後回去,就會變成自己想要的生活用品,或者是一些銅錢。
這是倭民最常見的外來者,也是訊息最為靈通的人。
長崎對於行腳商的出現,倭人也是習以為常。
開春的時候,本來就是行腳商走街串巷的時候。
只不過,這次行腳商的風頭被明商的到來給蓋了過去。
行腳商的貨物,來自大明的商人可看不上,所以除非是行腳商撞大運了,大明商人才會看上行腳商那簡陋的編織物。
港口依舊忙忙碌碌,不斷有海船靠岸,船上的貨物被明商僱傭的倭人搬入倉庫之中。
城主府。
喜兒隨著士兵來到朱儀面前,剛見面就開口,道:“那些行腳商有奇怪。”
“應該是有探子混入其中了。”
朱儀直接說道:“所以不奇怪。”
聞言,喜兒愣了一下,隨後翻了個白眼,道:“怎麼發現的?”
“又不是隻有你在接觸倭人,那些行腳商都是生面孔,只要稍微問一下,就能知道異常之處。”
長崎的本地倭人,對於朱儀這位總督的感觀不錯,放任不管也好過欺壓他們。
所以,這些人很容易就會形成一種排外的情緒,只要有外人來到長崎,必然會受到他們關注,並主動向明軍告發。
可以說,倭奸遍地都是,朱儀在無形之中就搞好了“群眾”基礎。
“不管嗎?”
喜兒問道。
“為什麼要管?”
朱儀放下手中的筆,看向喜兒,道:“抓起來,給藤原氏送過去?”
喜兒搖了搖頭,道:“倒是沒有那個必要。”
“我們需要知道倭國其他貴族的心思,現在這些探子,就剛好讓我們有個基本的認識。”
朱儀起身,走到一旁,坐到椅子上,揮手讓人上茶水。
“會不會太複雜,對方並不能理解我們的舉動?”
喜兒知道朱儀要做什麼,就是自己知道探子,卻沒有抓捕,為的是讓他們回去報信,而如果對方之中有高人,必然能意會到明軍不干涉倭國戰爭,並且願意與多方接觸的心思。
可是,這必須建立在雙方都是文明人的情況下,若是對方就是一個無腦野蠻人,可能就只會覺得自己英明,派出探子沒被發現。
當然,如此朱儀也能根據之後對方的舉動,從而建立起倭國貴族的水平模型,也好之後根據模型應對倭國貴族。
“不能理解,那就別理解了。”
朱儀聳了聳肩,道:“我軍未曾有一刻懈怠,必能應付任何突發情況。”
“國公爺英明。”
喜兒拱手笑道:“是我多慮了,本來還想抓一個問一下。”
坐到朱儀的側面,喜兒才繼續道:“看來,前線藤原氏無法碾壓敵人,連探子都到後方也沒有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