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帶不打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戲弄完家裡的青蛙後,劉禪心情大好。吃過晚飯後,到處溜達。走到了柳樹下時,發現一個黑乎乎的東西正在往樹上爬。劉禪定睛一看,口水差點流下來。原來是隻知了猴,趕忙喚過阿九,讓阿九找個小盆接半盆水,然後把抓住的知了猴放到水中。阿九不解劉禪抓這個模樣醜陋,張牙舞爪的蟲子做什麼,劉禪含著口水咕噥著只回了兩個字“美味”。又圍著樹轉了幾圈,發現了兩三隻。劉禪覺得抓得不過癮,於是叫上劉鐵柱,拉上幾小往江邊柳樹多的地方而去。正是"捉蟬且在黃昏後,柳畔渠旁最適宜",一行人浩浩蕩蕩抓了個過癮才回來。
次日中午,眾小們看著盤中被油炸的金黃的圓滾滾的蟲子不知何物。幾個蘿莉更是退避三舍,劉禪笑嘻嘻的看著眾人,讓眾人嚐嚐看。最後在劉禪鼓勵的眼神下,張苞和鄧艾,擺出視死如歸的架勢,夾起一個放到嘴中,三口兩口嚥下。眾人追問問到如何?二人搖頭不語,放下筷子,伸手抓去,眾人見狀,哪還有遲疑紛紛上前搶奪,最後連諸葛果和關銀屏也放棄矜持,加入到搶奪隊伍中。劉禪從廚娘那裡又端出一盤,一邊不緊不慢的放入嘴中,一邊哈哈笑道:“怎麼樣,外酥裡嫩,香脆可口,美味如斯。”星彩問到“阿斗,這是何物?”。劉禪指指正在傳來蟬鳴的樹。“蟬啊!蟬是樹上正在叫的知了的若蟲,晚間出土,爬到高處,脫去蟬衣,在清晨時藉著陽光抖開翅膀,就是樹上鳴叫的蟬了。不過還沒有脫去蟬衣得蟬,纖維細嫩,味極鮮美。”星彩想起前番劉禪講的西遊故事說道:“那就是唐僧前世,金蟬子的的子孫們啦?”劉禪點頭笑道:“然也。”星彩說道:“那不是對金蟬子的不敬?吃它子孫。”劉禪晃晃小腦袋說道:“非也,金蟬子只是我給你們講的故事中的存在,並不在世間。要說也只能說這是大自然的饋贈。”
眾人嘗過知了猴的味道後,都好奇這知了猴是如何捕捉的。聽罷劉禪講述之後都蠢蠢欲動,晚飯過後,二代們喚來家將,一隊人馬流舉著火把殺向江邊柳林,在眾人抓了的不亦樂乎的時候,關羽得到稟告說江邊有大批火把在移動,惹得關羽跨馬提刀,點了兵馬前來檢視,一看見是眾小帶著家中親兵在此抓知了猴,方才知道虛驚一場,在關興捱了一腳之後,將眾人遣散回家。
第二天關銀屏眉開眼笑的告訴劉禪,後來劉禪送過去的炸知了猴,他爹嘗過了後說,以後再去捕捉知了猴可以,但不可在興師動眾去抓,和城防軍提前說一聲,免得造成誤會。關興則懊惱不已他爹這一腳白捱了。這時,福伯帶著印好賬冊來讓劉禪檢視,劉禪一看賬冊沒有問題,讓福伯派人去告知糜蘭,讓糜芳準備幾個賬房,過來接收培訓。這時又有人來稟,說是甘寧的回禮到了。劉禪把送禮之人請了進來。書信簡短,寒暄之後,甘寧稱讚了劉禪的美酒甚是符合口味,同時回禮一對玉蟬。劉禪放到手中仔細觀看,是一對佩蟬,用上好的和田羊脂玉雕刻成而成,頭下串有牛孔,造型簡單大氣,線條幹練,寥寥數刀,就刻畫出了,蟬的高額、凸眼、寬頸,栩栩如生。是一對不可多得的漢八刀精品之作。
元芳:“蟬在我國文化中有著純潔、清高、通靈的意義,同時也有賦予復活和永生的象徵意義。玉蟬在我國出現的很早,目前新石器時代興隆窪文化(約公元前6000年)的出土文物中就有當時的玉蟬。玉蟬分為 佩蟬、冠蟬和“治”(琀蟬) 分別對應佩戴,帽子上裝飾和殯葬證之用。漢代的器物多以簡單大氣風格為主。漢八刀就是其中的代表技藝,漢八刀是中國玉雕技法中十分有特色的技法,用簡潔的直線,抽象的表現其形態特徵,其特點是每條線條平直有力,像用刀切出來似的,刀法矯健、粗野,鋒芒有力,是一種刀法簡練的工藝風格。至於吃公元前300年《禮記·內則》中記載:“爵,鷃,蜩,範”段落大致意思就是介紹國君吃什麼,爵是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