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梅驚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明開國六年,並非河海清宴,天下太平。 洪武三年,廣西陽山縣百姓聚眾造反,福建惠安縣百姓武力暴動,山東沂、邳山民乘朝廷北伐之機造反。 洪武五年,南寧衛激反當地百姓,三千餘人揭竿而起…… 並不是大明朝建立了,天底下的百姓都順從了,各地有各地的難處,打仗需要百姓運輸糧草,修城需要百姓出力,修水利還是需要百姓服徭役,好不容易沒事幹能喘口氣吧,勳貴、官吏又開始折騰百姓了。 這是明初的現實。 當然,絕大多數百姓從戰亂中走出來,開始安居樂業、恢復生產,這也是老朱無可爭議的功績。只是依舊有些人遊離在官府之外,用命做點“買賣”。 在後世,老一輩常說“山東出響馬,河南出蹚將”,顧正臣是知道的,咱山東出了不少好漢,剝開這些好漢的英雄氣概不論,定睛一看他們的身份,哎呀,就是一土匪啊。 比如託著小鐵塔的老晁,下雨不太及時的小宋,一雙板斧的黑旋風…… 有些土匪講仗義,磊落,豪爽,好朋友,那叫好漢,響噹噹的名聲在外,見了面,爬個山,吃個烤串、喝個酒也不用擔心回不去。 可有些土匪,跟他講義氣,他給你練一招,跟他說律令,他給你一刀,給他說官府,他把你腦袋削。 洪武初期的響馬,就是一群不講義氣的土匪,因為害怕官府,只能在官府管控力很弱的地方遊蕩,比如這運河之上,據說手段殘忍,百姓甚惡。 孫十八凝重地看著顧正臣,低聲說:“要不要告訴梁家老爺?” 顧正臣微微搖了搖頭:“先不要說,免得他們惶惶不安反而露出破綻,引響馬賊注意,守好艙室的門,看好我們的行李,裡面的東西可丟不得。” 孫十八答應一聲,轉身回到船艙之中。 顧正臣看著船頭的兩個船伕,上前套近乎,船伕見是讀書人,也樂得說話解悶。 “三兩老哥,今晚上船靠在哪裡休息?” “拖梨溝。” “拖梨溝,這地方可有什麼好風景?” “呵,這位小郎君想看風景,那可就要失望嘍。” “楊老哥,這話怎講?” “拖梨溝就一小型渡口,臨時歇歇腳而已,那裡只有商人的幾座倉庫和客棧,走不多遠就是農田,沒遮攔,一眼就看過去了……” “原是如此,那臺莊那裡?” “臺莊倒有些風景,北面有個柱子山,聽老一輩說,那山壁立萬仞,望之如柱,不過距離臺莊還有二三十里,去不成……” 顧正臣閒聊著,將每日停經地點都問了個遍,這才順梯而下,走入船艙。 船艙里人紛紛看向顧正臣,然後又自顧自閒聊。 艙室十二間,除了船伕、船家的三間外,九間拿來存放貨物與住人,另算錢財。 梁家租下兩間相鄰艙室,一間放了行李,由顧誠、梁五斤輪番看守在內,孫十八看守在外。另一間則供梁家俊、顧正臣休息。 艙室之外則設有長坐凳,沒有租艙室的人可以在這裡過夜與休息。 這些人通常輕裝簡行,隨身只帶了個褡褳或包裹,或是貧困財力不足,亦或是節儉。 顧正臣坐在了梁家俊身旁,一邊說話,一邊將目光掃向艙內眾人。 有些人已去了艙室內,但這裡依舊有十七八人,有攜帶妻女的中年人,不安地躲在邊角處,說話都壓低著聲音。還有一富態的商人,身著綢緞,身旁有兩個夥計,正在談論著進一批鹽引的事,估計是想去揚州。還有一個和尚,光著腦袋,一身破爛灰衣,手中捏著佛珠,一旁木棍就是法杖了。 顧正臣起身拿了幾個雞蛋,走向船尾,和船家、船伕打著招呼。 看清楚了,身後是三個中年人,年長者四十五六,左側臉頰上有一道兩寸長的傷疤,在傷疤男身旁的兩人似四十不到,一個少了一根小拇指,一個則少了兩根手指,都是左手。 這種詭異的斷指,恐怕就是孫十八判定他們是響馬賊的原因。 顧正臣返回船艙時,一個不小心,胳膊碰到了三人身旁的兩口箱子上,箱子頓時移了下,傷疤男起身,怒視顧正臣。 “抱歉,實在抱歉,第一次坐船,有些站立不穩,這裡有幾個雞蛋算是賠禮。” 顧正臣連聲說,遞上了